展评 CRITICS’ PICKS

闫壮楣、《泡沫剧系列—家》、2006、100×100厘米。

北京

男女有别

巴黎·北京摄影空间|Pais beijing Photo Gallery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2009.04.04 - 2009.05.30

如果说文字的意义在于用语言符号暗示各种关系,那么静态图像则给予我们更多的语义选择。在看似凌乱的各种现象中,静态图像正以更直观、更具掠夺性的方式包含更宽泛的现象。正如这次联展试图描述的一种关系:《男女有别》更像是一次对“性别讨论”的高度概括,借由旁观者的群体审视,让分别来自八位摄影家的作品集体亮相。

在以往讨论性别关系的摄影作品中,往往缺少来自东方的视角。这次展出的作品,正试图以一种个体观念,消解传统东方的性别哲学。在波兰、韩国与香港纷受好评的中国青年女摄影家刘丽杰的作品《另一种片断》正包含着这样一种不经意的“性别讨论”。作为展出封面的作者,她是这样阐释她画面中的女性形象的:“所有片段虽然仅是关于爱与被爱、本能与习惯;但仍然被带上了现实的印记——它们变成了操纵与妥协、背叛与出走,抵抗与另寻出路、温情与不安”。现实的性别差异让她借用她习惯的方式去表达,因而造就了作品中时常被置于“窥视”位置的女性形象。与“女权”观念相比,她的作品虽然并不能被打上“反女权”的标签,却也以一种更柔和的“软体系”表达对“充满欲望、权力、情感控制、利益交换”的男女关系。与此相似的还有徐勇与于娜的《解决方案》,赤裸的女人与围观的男性,互不相干的冷漠似乎有意强调“男女有别”的现实性。

整个展出的主角是“女性”,然而“男性”却作为事实上的主角呈现在画面背后,让人不安与唏嘘。强烈的“感官投入”是艺术家派发给观众的一次邀请。无论是用黑白胶片营造“私密恐惧”的(高氏兄弟),还是年轻一代的“欲望伸延”(闫壮楣)。作为对“性别关系”的一次具体描绘,不管是强调“生活的碎片”(刘丽杰),还是“难掩的性别焦虑”(李玮),都将十分客观地反映出当代中国艺术家对于“性别”的独特审视。而作为被借用的“静态图像”本身,画面中的“男女故事”更像是潜意识里对欲望的一次感性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