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文本:活在当下的中国绘画
荔空间
北京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F座
2009.06.26 - 2009.07.26
《文本:活在当下的中国绘画》有一个极富雄心的名字。策展人顾振清试图在本次展览中呈现中国当代绘画的一个状态和格局。使用“文本”这个概念,是取其“基础文件、教科书”之意,暗示着顾振清希望本次展出作品对于整个当代中国绘画来说,具有“案例”和“样板儿”的价值。从艺术家的选取看,策展人选择了中青年两代创作者,他们中既有已被拍板、上了书本的“著名艺术家”周铁海、李大方、王兴伟、谢南星、颜磊等,也有近些年活跃于展览、杂志、市场的“新秀”李松松、仇晓飞、王光乐等。展览选择的都是他们的代表作或近些年的新作。策展人有意兼顾具象与抽象。也有意兼顾写实、写意,表现和印象。对当代艺术有些了解的观众可以看出,这批艺术家的作品之间有关联,在对同一个理念的呈现上,也有递进和推演。于是我们看到从丁乙当年不假思索的重复描画细小的“十字”,到今日王光乐的作品《寿漆》,作品名取自艺术家家乡福建松溪一种古老的风俗:老人为自己的棺木刷漆,每年刷一次,直到生命尽头。王光乐用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形式来呈现东方式、带有寓言和神秘主义色彩的对待生命、时间的主题。二者的碰撞有着逻辑上不可思议的贴合。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内涵被拓宽了。而仇晓飞在用绘画描摹旧物多年后,更进一步实物复制。自然物的真实与艺术品的模仿之间,愈加混淆。这个行为本身,使得艺术品在对原物“拟象”与“仿真”的意义上,更模糊一些。也让写实“绘画”的“发展”,有了某种荒诞性的趣味。
顾振清希望参展作品能够呈现“西方当代艺术”这个舶来品在中国艺术家手中,三十年间从过去的抄袭到今日重塑的过程。遗憾在于,也许由于展厅容量所限,展品在规模和份量上,并没能完整传达出这个概念。观众只能依稀看出策展动机,却点到为止——稀少的展品使得纵向上时间链没能连接,而横向上也没能铺展。而“活在当下的中国绘画”这个主题,本身就在呼唤“格局”、“面貌”。假若这个展览能够分次展开,做成几个部分,或者几家机构联办,租用大场地,使得展品呈现上可以清晰的看出脉络。展览效果也许会完满。
文/ 刘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