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波拉•彼薇:分享,但不公平
上海外滩美术馆 | Rockbund Art Museum
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0号
2012.07.07 - 2012.09.09
依据波拉•彼薇(Paola Pivi)的以往的艺术表现来说,一定会有两个最焦点的东西:动物和飞机。于是你去展览上揭开谜底。展览上,那些由各色花瓶、高尔夫球,或是由各款意大利知名品牌Vitra迷你椅,团簇构成如同新娘捧花状的灯饰,虽说色彩喧闹,颇富可爱的细节和创意,但这些作品只够漾起一圈浅浅的涟漪。
艺术家彼薇当然不止于此。3楼入口故意腾出一块小空间,略作暂停,掀开帷幕,方见24张“熊罴”,环绕着整个空间。但这个展览里的小高潮,并非如预想里那般令人产生惊叹或耸峙之感。“熊罴”并非动物剥制术的产物,但极尽逼真之能事。整个空间被首尾相连的白、棕、黑三色熊占满,却使人落入一种安静真空的状态。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在这个回环中,是不是无形中构成了一种轮回的征兆?观赏过程中,有一块木板可以让人平躺下来。当你躺上去,天花板变低,如果三维化地来思量,你已成为其中的一个细小链接,总和之一。你往身边看:一边,有只熊正拿大鼻子和尖牙看着你,另一边,熊背对着你,正在远离。但这一切无有伤感、无有恐怖,这里的世界不拥挤。作品名称《what goes round-art comes round》得自谚语,在展览中被译为“打圈便成艺术”,但如果直译则显得更麻辣有趣:艺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绕道“熊罴”空间的背后,有一堵小墙,上挂了2米见方的一块“珍珠壁毯”。它由塑料珍珠结缀而成,密匝得毫不透风。“谢谢你海洋”,标题如是说,这瞬间我心中浮现出波拉•彼薇站在海边,喃喃念出这五个字。退后三步,那整屏的珍珠装置成为海洋上涌涌碎裂的浪花,我们站在干燥的美术馆的岸上,透过了戏仿,隔岸观浪花。
彼薇的整个展览中其实充满同原素的反复运用,熊、珍珠、椅子、花瓶。这当然可以理解为现代艺术的手段之一,但这也令人想起了2006年彼薇在一家老谷仓办的展览“My religion is kindness”中大量使用了双胞胎的动物和器物单品,似乎在提请一种思考维度:相似之物的关系究竟是尴尬,是戏谑,又或是似中不同?
高潮即将到来于那场装置的鸡尾酒会。但奇怪的感觉再度降临了。这个水浪激荡,电动马达和泵不停轰响的空间,令人好像走进工厂。几乎有两层楼高的9个大怪物,不停循环喷射着各色液体:化妆水、橙汁、薄荷浓缩液、墨水、甘油、葡萄汁、意式浓缩咖啡……我好奇地问工作人员:“这能喝吗?”“原本当然可以,但目前被稀释,且为了保存里面加了防腐剂,天热嘛”,他答道。混杂的空气里挥发着酒精和甜腻的味道,逼得人悻悻走掉。
对了!你问:你说过的飞机在哪儿?就在展馆入口外,尚在施工的虎丘路外墙上。一个倒置的机舱,舱里的人各自玩乐。彼薇曾想过:当飞机退役后,终于能翻筋斗,拿肚子看天空,它应该很开心——当然了,好的飞行记录决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惊悚时刻。当艺术家的同理心蔓延到了刚冷的机械上,这,真动人。
文/ 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