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造音翻土——战后台湾声响文化的探索”展览现场,2014.

台北

造音翻土——战后台湾声响文化的探索

北师美术馆 | Museum of NTUE
台北市大安区和平东路二段134号
2014.02.22 - 2014.04.20

郑慧华与立方计划空间团队的策展往往是签名式的。这不是指中国大陆常见的那种在海报上将策展人名字印得斗大的展览,而是体现在展览母题以及和展场处理手法的一致性上。他们长期关注台湾的声响文化,以及冷战与现代进程中产生的档案,并用一贯灰阶式的展场设计相对应。

这次的“造音翻土—战后台湾声响文化的探索”再加入了包括何东洪在内的文化学者参与策展工作,试着让上述两个线索联系在一起。大量的声音档案丶海报丶唱片和艺术作品顺着“本土化的轨迹”收纳在北师美术馆的二楼丶三楼及地下的展场中。虽然一楼大厅只是空着,但开幕时朱约信黄大旺的表演带来的人潮还是漫到了人行道上。其中,不得其门而入的一些人彼此交换意见,并往往对展览开端的论述表达正面的看法。

作为引言的是蒋介石语录,出自《新生活运动第二期目的和工作要旨》。而展出的文件有国民党的查禁手册以及遭禁唱片。那是一个曾经有十七万美军驻台的光景,而陈界仁姚瑞中,这两位经常动用冷战历史资源作为创作材料的艺术家的录像作品被安排在这个区块。

在美军带动英美歌曲风潮的背景下,想要发出属于“台湾的话”必须等到70年代的民歌采集,以及李双泽作为起点的校园民歌时期。这两个线索分别用张照堂在稻草人餐厅纪录的陈达,以及在青草地演唱会上的杨祖珺作为动线的轴心。前者遥遥联系的是今天台湾的声响采集工作,如澎叶生的作品;后者代表了遭受打压的现实主义美学,并且呼应“黑手那卡西工人乐队”等90年末出现的社运乐团。他们被放在适合阅读,台灯沙发区围绕的空间,这个空间透过地下社会DJ Floaty的壁画,将被迫歇业的live house召唤回展场。

而同样从人们记忆中被找出来的,还有“三月学运”之后大量的文化实践。这些90年代的文件丶纪录展示在三楼,背景是林强最具张力的配乐(声音出自洪东禄的动画作品)。包括“零与声音解放组织”丶“空中破裂节”丶“台北国际后工业艺术祭”以及锐舞运动等纪录堆砌起的时空氛围,再现了台湾创作力最为饱满且挑衅的时期。

当然,对那些认为展场应是战场的噪音实践者而言,“再现”是个吊诡的字眼。而在聚焦于90年代末至今的实践的展览末段,人们则普遍注意到与前者在气氛上的落差:声响的价值从政治经济的范畴向数字媒介区块滑动;从陈界仁以降,那种以自身历史作为发声材料的工作格式看上去是降温了──邓兆旻的参展是个极佳的注脚。他的作品往往在意识形态热点上找寻创作的符号,并在展场中转化为低限与冷静的色调。这次,他找到的是邓雨贤1934年谱写的民谣《雨夜花》。艺术家透过类似数理分析的处理,让这段在时间中具有多重政治意涵的音乐符码在场外间断地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