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何子彦,《此地》,2009-2012,彩色,有声,42'00".

台北

何子彦:此地

就在艺术空间 | 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三段147巷45弄2号一楼
2014.10.29 - 2014.11.26

一片漆黑的展厅里,三件大小不一的单频录像在不同远近距离的墙面上循环播放。录像中,极简和极繁的画面反差呼应展场的剧场性张力。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在台北就在空间的个展“此地”把观众放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让他们一时沉浸于单频影像的封闭世界,一时又在黑暗中寻找三个影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在这种意识摆动的韵律中,观众见证了录像和展场的互构关系,以及艺术家对绘画,静态和动态影像的探索。

何子彦在《此地》(2009-2012),《牛顿》(2009),和《顾尔德》(2013)三件单频录像里展现了一贯的理性创作模式,而他计算精准的框架下其实隐含着强烈的情感和矛盾。在片长42分钟的《此地》中,50位半睡半醒的演员集体仰躺在一片不知名的工业废墟里。摄影镜头一时拉远,一时拉近,仿佛在景与景之间漫游;剧中采用的舞台灯光也随着镜头切换在冷光,暖光和蓝色霓虹灯之间变换 。 《此地》的场景构图是由多件欧洲油画名作拼凑起来的,每个参考的名作虽然别有意涵,但何子彦坚持,如此大量的“现实采样”被强行压缩后已互相抵消,而个别参考点不构成观赏作品的重要因素。相对而言,《牛顿》和《顾尔德》以简单的构图和重复的情节去实验录像结构在最简化的规模下所能表达的复杂性。《顾尔德》呈现的是一个随古典音乐点头的男子,他的后脑勺被一只手压制着,而镜头以不同角度在手和头的特写之间切换,彷彿在摸索两者间的权力关系。同一位男子在《牛顿》中则演练了一段荒谬的知识生产程序。程序被循环播放时,录像的线性时间也因此产生变异,从线性渐渐转化成环形,演示着录像作为时间雕塑的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