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周轶伦,《无题》,2014,综合媒介,209x120cm.

北京

周轶伦:GO◼DFINDER

站台中国 | Platform China
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7
2015.04.18 - 2015.05.31

当“特殊”取决于观看方式的不同,而不仅仅趋向于形式的特有标准时,面对事物的形象被过度强化或被极端简化时,这两种反差动作都显得相对“特殊”。以此作为思考的介入点,似乎形象的始和终在这里变得并不重要,怎样得到“特殊”的疑问有待提出。仅从周轶伦个展“GO◼DFINDER”的中文直译就已经强行带出这种混淆的“特殊”观看——现场霓虹灯标题的情境导致“找金子的人”与“神的寻找者”相互串译,彼此的“特殊性”被分离时,也完全上升到了“存在”的重叠关系。显然这更像是艺术家对一次“目击”的再造,只不过观看方式的不同加剧了观者对作品的固识。

本次展览分为“耳朵和英语对于绘画很重要”、“没用的东西即将成为潮流”、“黑店”、“仓库”四部分,从字面意思和现场来看,在无法使用“理解”的方式去进入所有作品时,它们又同时具备了合乎正常情感的方法、知识逻辑、文化经验,导致解读语言的缺失与知识、形象的写照之间的对峙垄断了整个展厅与角落。往往在缺失语言判断时,人们容易把“异常”作为一种去平衡观看的特殊方式,进而与所有表象牵连关系的内容写照也变得特殊化,以至于连展厅中建筑建构的局部外露都强硬的与作品拉近关系。这种对于判断的混淆恰恰应对了艺术家最终摆放的自我视角——“艺术家没有想象力,都是观众在幻想。我想做观众。”跟随其视角,发现所有作品看似在内容上都具有调侃与破坏意味,实则不然——在诸多涉及宗教相关的绘画作品面前,确实能成功使用合乎宗教情感的方法去应急,但抽象的内容使人进一步缺失解读的根源。这并非主观性偶然,艺术家保留了宗教由来已久的形式与舒适的比例样式,剩下所强调的是“怎么画,而不是画什么”,这无疑使人在察觉到宗教的“视网膜”(所谓宗教的表象基础)之后一无所获,其重点也就转向了绘画的动机。连同艺术家打造得称之为“潮流”的服装品牌在剩余素材的加工、拼接后,再加上所需的推广,整体构成了常规意义上的消费结构,这也是对口口皆是的“潮流”的质疑。

这所有都构成了整个展览的对峙关系——既然遵从观看的特殊性,就应该尊重特殊所指的不同,而不是单一。这就好比,假如宗教、艺术被强行的作为文化来看待,那便不该只是呈现出形式与标示的主体惯性,或只有一种感官方式,因此艺术家更强调“怎么画”所渗透出的观看差异,就像“仓库”部分只是对原有作品的再造,使对“新”的观看变得成立一样重要。整个展览皆在揭示作品作为“终”的内容并不重要,关键是对经验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