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1852 results for:

  • 新闻 NEWS 2010.06.22

    William Kentridge获得东京奖

    《纽约时报》记者Rachel Lee Harris报道:稻盛基金会(Inamori Foundation)宣布南非视觉艺术家William Kentridge将获得日本东京视觉与哲学奖。该基金会位于东京,旨在奖励那些“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个人。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6.22

    “Support Group”

    Aram Moshayedi

    在洛杉矶Cottage Home大街轮流展出的两年中,一家电影院已经被三家位于附近唐人街的画廊所“分享”,而这个展览空间本身的优势却没有发挥出来,不过Michael Ned Holte策划的“支持组”(Support Group)展览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大举动,这个展览充分利用了该建筑宏大的规模及易于扩展的其连贯展览空间。展览的各部分之间——Mateo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6.21

    库特鲁•阿塔曼个展

    Ara H. Merjian

    在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新设计的MAXXI举办的这场展览,迄今为止荟萃了库特鲁•阿塔曼(Kutlug Ataman)创作生涯中最全面的录像作品,拍摄对象与主题宽泛多样,体现了艺术家创作中的突出特点。很多作品都强调了艺术家与欧洲文化碰撞交错时,土耳其身份从中所受到的影响。例如,同一间展厅里有两件作品值得一提,《威廉•莎士比亚全集》(The

  • 采访 INTERVIEWS 2010.06.21

    邱炯炯

    王丹华

    第一届邱炯炯艺术节于6月19日在星空间开幕。来自四川乐山的邱炯炯,生于1977年,无论是绘画还是电影,其古灵精怪的作品常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开幕当天,观众除了欣赏到邱炯炯的画作以外,还观看了他最新的纪录片《姑奶奶》 (2009-2010)。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位性格复杂、身份双重的同性恋,在月色撩人的夏夜,他那生动直白的言语,情到深处人孤独的表演,似乎照见了人性中最私密最无忌的那部分。以下是导演本人对这部作品以及主角的解读。

  • 新闻 NEWS 2010.06.19

    Deborah Marrow被任命为盖蒂信托公司董事长

    盖蒂基金会董事会任命Deborah Marrow为临时董事长,填补了上周因James E. Wood突然去世而留下的空缺。

    这是Marrow从2006年到2007年间第二次接任此职务,上一次是因为前董事长Barry Munitz因为经济问题而被迫退位,但那次董事会最终选择了Wood。Marrow此前担任过加利福尼亚大学人文研究所董事会成员,并在伦敦考陶尔艺术研究所、国家及国际艺术史委员会供职。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6.18

    坎迪德•霍夫: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Doretta Lau

    香港的建筑基本都建于一个世纪前,在年头上比意大利要短很多,而在香港举办的坎迪德•霍夫(Candida Höfer)个展《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In Italy, Naples, and Florence,2007-2009),将我们带到了意大利古老的建筑群中。在Ben Brown Arts举办的这场展览之地毕打行(Pedder

  • 新闻 NEWS 2010.06.17

    Chris Dercon被任命为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

    泰特美术馆今天宣布,德国慕尼黑美术馆馆长Chris Dercon被任命为新一任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现年52岁的Chris Dercon从2003年起担任慕尼黑美术馆馆长。20多年来,他一直在大型国际文化机构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曾经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PS1担任项目主管(1988-89)、鹿特丹当代艺术中心(Center of

  • 采访 INTERVIEWS 2010.06.16

    凯瑟琳·隆贝格

    Anthony Byrt

    凯瑟琳·隆贝格(Kathrin Rhomberg)是第六届柏林双年展当代艺术部分策展人,当代艺术将在柏林多个地方于6月11日展出。在下文中,她谈到了本次展览和19世纪的画家门采尔,以及她为什么选择了克罗伊兹堡作为双年展的主要展区。

    本届柏林双年展的想法来自于我过去十年的观察思考,不仅指艺术界,而且也指这个地区社会和政治的发展情况。其中

  • 所见所闻 DIARY 2010.06.15

    皇家婚约 [伦敦]

    Gareth Harris

    在伦敦皇家学院的院子里,已故的雕塑家Barry Flanagan的兔子雕塑前,疯狂的闪光灯对准英国电视主持人、杂志封面女郎Alexa Chung闪来闪去。周三开始的夏季展预展派对,如今已经举办到第242个年头,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当代艺术公开作品征集展。一群富人蜂拥进了学院的厅里,这里遍布了1,200件作品,大部分都是用于出售的。

    传奇

  • 新闻 NEWS 2010.06.15

    德国知名艺术家Sigmar Polke(1941-2010)去世

    德国知名艺术家Sigmar Polke去世,享年六十九岁。Polke是一名油画家,摄影师,文化部长Bernd Neumann 这样评价他:“他德国当代艺术中最为重要和成功的代表人物之一。充满嘲讽和自我嘲讽精神,是战后历史敏锐的观察者。”

    Polke1941年出生在东德,1953年移居到西德。1963年他与Gerhard Richter和Konrad

  • 新闻 NEWS 2010.06.12

    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在京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2010年6月11日,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在京新闻发布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策展小组成员范迪安、李磊、高士明出席,他们向媒体介绍了本届上海双年展 “巡回排演”计划。双年展巡回地点除上海之外还包括北京、纽约、西班牙等地。另外,本届展览还包括“从西天到中土——印中学者高峰对话”等大型学术活动。

    作为中国举办时间最长的国际性双年展,本届上海双年展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届全部由本土策展人参与的双年展。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6.10

    尼克•宏比:原子VS.超主体

    Kathleen Madden

    年轻的英国艺术家尼克•宏比(Nick Hornby)似乎使用了炼金术打造了自己的作品:那是一些细长的、锈迹斑斑的白色大理石雕塑。艺术家从罗丹(Rodin),卡戴尔(Calder),纽曼(Newman),海浦沃斯(Hepworth), 摩尔(Moore)那里偷艺,将这些载入艺术史的名家的精华融合在一起。近期的这场展览名为《原子VS.超主体》(Atom

  • 新闻 NEWS 2010.06.10

    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理查德•阿姆斯特朗借北京之行探讨了进驻海外的发展计划

    中国艺术如火如荼的发展不仅吸引了艺术收藏家、拍卖行的目光,也激发了世界顶级博物馆的兴趣(例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或洛杉矶的盖提艺术中心)。近年来,这些机构不仅更偏重于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而且还有可能在中国开设分馆。本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理查德•阿姆斯特朗(Richard Armstrong)来到中国,探讨了进入中国的可能性。他对《环球时报》表示:

  • 新闻 NEWS 2010.06.08

    大英博物馆与维基百科展开合作

    《纽约时报》记者Noam Cohen报道:大英博物馆与维基百科展开合作,以使该博物馆的研究和重要艺术品数字化。周五,大约有40位维基百科的撰稿人来到大英博物馆,与管理员会面,并且对藏品进行拍照。有意思的是,管理员与撰稿人的位置调换了一下,管理员被邀请来对维基百科上有关馆藏的介绍予以评价审核。

    大英博物馆的画廊将成为首批为维基百科提供驻地的机构,Liam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6.08

    持续的当下

    Jacquelyn Davis

    《持续的当下》(The Constant Now, 2010)是托尼•麦特里(Tony Matelli)在这间画廊举办的第四场个展,共展出五件新的雕塑和三张油画,与他之前在艺术上的探索基本一致。比如,2010年的雕塑《约什》(Josh)和2001年的《梦游者》(Sleepwalker)之间,就有明显的相似性,二者都刻画了身体动作错位的怪人,很显然是在嘲弄着什么。这场展览只是更进一步阐述了他之前所涉及的主题:当艺术夸张了人类迷失而被消耗的状态时,从艺术中我们又能找到何种具体的价值呢?

  • 采访 INTERVIEWS 2010.06.08

    章清

    Iona Whittaker

    “五百字”是在当下关注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一个栏目。本期介绍的是上海艺术家章清,他生于1977年,从事当代艺术已有10多年了。他曾在上海参加了展览《家》(1999),之后又在成都、杭州和北京举办展览。他当前的作品探讨了中国经济政治的差异以及集体经验等主题。今年他以影像装置作品《别太狠》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展览《改造历史》,这标志着他从行为艺术向电影媒介的转型,并且进入了个人经验与记忆的领域。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6.07

    固态

    Lori Cole

    在办公室开幕群展中,老板加布里埃尔•吉艾提诺(Gabrielle Giattino)在五位艺术家中精心挑选了6件作品,通过生活中平凡的东西来探究液态和固态的空间问题。巴布•史奥特(Barb Choit)专注于废弃品的再利用,对碎玻璃杯和烟灰缸进行征集、包裹并分类登记,好像这些东西是稀有的考古标本,在黑色丝绒上照下纱纶碎片。史奥特(Choit)谨慎温和地处理手边的材料,并把她的材料与丹尼尔•莱夫库特(Daniel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6.07

    伊丽莎白•佩顿个展

    Anthony Byrt

    在这场展览中,伊丽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将十八件新作品放在了一间前五金商的展厅里,这是十九世纪废弃的一家空间,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统治,依然保存了下来。人们也许会认为,选择这里是一个小计谋,欲重新捕捉佩顿九十年代早期乱糟糟的气质。但实际上不尽然。Neugerriemschneider远离现场的画廊正是为她的艺术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背景;近乎破坏性的背景设置令画作变成了对时空和历史的微妙反思。

  • 新闻 NEWS 2010.06.05

    伊朗艺术家Daryush Shokof失踪已11天

    美联社报道:移民艺术家、导演Daryush Shokof失踪已有11天,本周五,德国警方表示,他们正在寻找他的下落。现年55岁的Shokof为柏林居民,他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科隆(5月24日),当时他正打算乘火车到巴黎。

    柏林警方发言人Guido Busch表示:“我们还没有弄清楚他的下落,但是还没有关于他遇害的迹象,我们现在正在进行全方面的调查,而且还与德国境内的各种伊朗团体取得了联系。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0.06.04

    蝶蛙:吴山专个展

    刘秀仪(Venus Lau)

    “蝶蛙”是吴山专糅合蝴蝶和青蛙的虚构物种,其蝶翅蛙身的形象贯穿整个展览。展品包括一个半球形大钟,以英文书写的“本能”,“超验”,“能量”,意识等词汇,在钟面上与蝶蛙和“卍”字图像重叠,铺叙二元对立状态下的第三种可能。墙上三个圆形灯箱,幽幽地把空间浸润成桃红,彩蓝和橙色。灯箱上星座图般的画面正中有以线条勾勒的蝶蛙图案。线条上布满圆点,旁旁都有一个词。三个灯箱展示的词汇之间没所有什么显性关系,共通点就是它们都来自网络搜索引擎的的“语词之流”(高士明语)。互联网搜索反线性描述,带来放射性甚至是球茎式的叙事,互相指涉又互相分歧,导致源头和元叙事的消失,繁星为这过程带来诗性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