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刘建华,《境象》,2016-2022,复星艺术中心展览现场,2022.

上海

刘建华

复星艺术中心 | Fosun Foundation (Shanghai)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
2022.09.17 - 2022.10.30

倘若说博物馆是物的万神殿,那么美术馆就无异于美学拜物教的神坛。可是,在美术馆里,“拜物”却不意味着“格物”——对物的感性体验,并不会直接打开穷究事理之门,有时甚至会使其愈加迷雾重重。因此,按照中国古典时代的“道器之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置满了“奇技淫巧”器物的美术馆只能屈居形而下空间。无独有偶的是,西方早期文明里,艺术也未被纳入形而上学,柏拉图的“理想国”还特意驱逐了艺术家。

然而,在复星艺术中心的最新个展上,刘建华却刻意选用“形而上器”这一悖谬式的词语做题目,对应英文为“Metaphysical Objects”。如果要把后者重新直译回中文语境,或许参考格雷厄姆·哈曼(Graham Harman)的思路,将其译为“形而上学的对象”最为合适。在展览中,《塔器》(2021-2011)、《气体》(2022)、《白纸》(2008-2019)、《痕迹之行》(2016-2022)与《境象》(2016-2022)等陶瓷系列作品,或者说“对象”被分别安置在五个临时搭建的单独隔间里,铜制的木枝状装置《蔓延》(2022)散落在过道的地面与墙体上,而铁丝制成的帘幕《1.2米》(2012-2022)则悬于展厅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前。据策展人鲁明军描述,五个独立的展示空间犹如海面上漂浮的集装箱,木枝状的作品则像是泛在水面上的碎木。不妨可以推测,此种整体的空间设置蕴含着双重意味:其一是历史性想象,中国古代盛行的远洋陶瓷贸易;其二是现实性想象,当下全球化贸易似乎正在经历灾难,形同《美杜莎之筏》中的惨状。

不过,就单件陶瓷作品而言,刘建华希望抵达的境界显然是有器无用。在抽空了用性之后,才可能使器性更为纯粹,而正是这独特的器性,使之成为“形而上学的对象”,即:关于物之尺度的物。有别于终有一日会跻身古董之列的精制陶瓷制品,刘建华的瓷器暗含着某种非时间性。更具体地讲,由于缺少与当下审美范式关联的纹饰和形状,时间线索的印记消隐于这些陶瓷作品的表面。此外,通过抹除任何对意义的指涉,刘建华掏空了巫鸿曾经提出的大型作品里的纪念碑性——某种指向外部事件的记录以及公共认同的功能。就连伫立在艺术中心门外高达8米多的烤漆钢制装置《尺度》(2022)也让人感觉到同样的封闭,它悬置于时间之外,成为返向自身的表达。或许可以说,这类似于古典时代“道器之辨”中“道”的存在方式。或者,也可以用刘建华本人的经历做另一层阐释。在其延长线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参与的艺术小组“政治纯形式办公室”(简称“政纯办”)的核心态度:正因为它是纯粹形式的,所以必然隶属于位居上层建筑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