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英国当代艺术展
艺术ISSUE Projects
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北皋甲1号
2009.04.11 - 2009.05.31
艺术 ISSUE Projects将英国青年艺术家的群展作为画廊改造后的第一个个展,也明确了新空间在学术上的定位。展览涵盖了装置、绘画、影像等,意在推介英国的新锐艺术家,虽然他们的影响力尚不及YBAs,仍然可以看到这些青年艺术家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对个体生存状态的探究,以及他们在多媒介艺术领域中做出的尝试。
戴维•巴彻勒(David Batchelor)的作品《帕拉柱(Parapillar)》,把晾衣夹、塑料梳子、小书签等廉价的塑料物品穿插在钢铁支架中,用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物模拟出工业时代的图腾柱。西蒙•佩恩(Simon Payne)的影像作品《初级阶段II》通过光线的三原色红、绿、蓝的有秩序的重复,从极少主义的角度传达出视觉经验的原初状态。康拉德•肖克劳斯(Conrad Shawcross)的装置《Slow Arc》,在钢质的立方体笼子里放置齿轮控制的机械手,其上的声控灯泡随着观众的走近而亮起,机械手缓慢旋转,笼子的阴影逐渐笼罩在展厅墙面上,身处其中会产生强烈的晕眩感,似乎有被吸进笼子中的错觉。相对于其他参展艺术家的多媒体创作,Phillip Allen的作品选择的是较为传统的艺术媒介——木板油画,在画板的边缘利用大面积的颜料堆积、以及学院派油画教学中一再强调慎用的紫色,来实现对油画的改造与颠覆。
在最近的泰特三年展中,尼古拉斯•宝瑞沃德(Nicolas Bourriaud)提出了“变现代”(Altermodern)概念:后现代主义已经结束,在全球化影响下,艺术家在愈加频繁的迁移、交流中面对着不同于以往的多元文化交互影响。艺术创作不再遵循单线程的领域划分,而是混合多样媒介、杂糅各种艺术语言的产物。在ISSUE Projects的英国当代艺术展中,这些年轻的英国艺术家作品里清晰地贯彻了“变现代”所宣扬的跨媒介、多元化概念,再一次捍卫了英国作为前卫艺术中心的坚固位置。
文/ 景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