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安东尼•葛姆雷:另一个奇异
常青画廊 | Galleria Continua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
2009.10.10 - 2010.02.08
中国观众对安东尼•葛姆雷并不陌生;在2003年,葛姆雷和他的“小泥人”让中国观众亲身参与,真正体验了一把“大地艺术”。这一次,常青画廊为我们展示了安东尼•葛姆雷的一系列新作。不再是熟悉而亲切的小泥人,葛姆雷的新作放弃了标志性的粘土材料,而是由这种原始的、传统的材料转向极具工业感的金属。不变的是,葛姆雷继续用雕塑作品营造出冷静而富于张力的空间场域。
葛姆雷的创作一贯以人类的躯体出发作为原型,并以此出发探索躯体与其寓居空间的关系。这次新作展恰如其名:同名作品《另一个奇异》以600多根放射线固定在内墙中,并在中心部位拉伸出一个由多面体矩阵组成的抽象人形。葛姆雷将思考的侧重点从人类本体转向更广阔的宇宙物质,试图通过艺术语言再现科学的本质,即“宇宙大爆炸”。如果说,创作“小泥人”《土地》时期的葛姆雷是在以粘土进行累计叠加,那么在以《另一个奇异》为代表的新作展中,艺术家则以“解构”来代替“建构”,形体的界限逐渐消弭在纯粹的元素中。安东尼•葛姆雷用艺术语汇在个人经验与人类共有的状况之间获得了平衡。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身体所处的场所实际上可以看作“承载人体的容器”,这些场所就像是包裹着身体的模具,而空间则是这些场所的立体延伸。葛姆雷的作品正是对亚里士多德空间与人体观念的艺术实体化呈现。《另一个奇异》被固定在展厅内墙中,建筑物本身包容着作品,同时建筑物空间也由于放射线的固定而与作品相互依赖。人体的具象形态被消解在其周围的空间场域中,人体融合于空间中,而空间本身也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在某次与中国艺术家的访谈中,葛姆雷曾经说道,他希望他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另一种形式的噪音,或者是人类之间的另一种形式的沟通,而是试图将人类置于整体的存在之中。在《另一个奇异》展览现场还展出了另外5件雕塑作品,所有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展现出艺术家对空间概念的探索以及在形式语言角度的高度提炼。展览的布排也颇下了一番心思:拾级而上,作品体量越来越轻盈,而从楼上俯瞰纵贯整个展厅的核心作品《另一个奇异》,的确会使观者自然而然地生发对存在本体的各异怀想。
文/ 景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