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第十一个小时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空间|Tang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1st Gallery
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酒仙桥路798工厂2号入口D06
2010.06.12 - 2010.08.01
柏拉图有言:“观念世界是唯一的真实,物质世界是观念世界的影子和模仿。”在“第十一个小时——印度当代艺术群展”中,来自东方古老国度的艺术家们用独特的艺术观念呈现出对现实世界的体察与思索。当代印度艺术的发展轨迹与中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印度艺术的崛起为艺术家们创造了更多的成功机会,也让印度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变得炙手可热。然而,在激发西方世界猎奇欲望的“中国风”、“印度风”背后,印度当代艺术家们不仅要以本土民族特色获得认同,更以多元化的艺术语言冲破文化界限,探寻生命本质,介入意识争端。
“第十一个小时”是每十二小时即将更迭的临界点。第十一个小时象征着黑暗与光明轮回的边界,也是黑夜中最深沉的时刻。整个展览也充溢着对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所面临的暴力争端、意识冲突、西方的强权与后殖民等诸多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群体焦虑。一直以来,西方价值体系都在全球话语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对伊拉克的战争,在阿富汗的驻兵,在所谓的“和平”前提下实现霸权主义的完胜。对于西方世界来说,他们需要新奇,需要异国情调。正如萨义德在《东方学》中的观点:“对于欧洲而言,东方既不是欧洲的纯粹虚构或奇想,也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一种被人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蕴含着漫长历史积累下来的物质层面的内容。”“第十一个小时”群展正是以略带黑暗的基调,呈现出艺术家对日益突出的全球化问题的关注及忧虑。
在“第十一个小时”群展中,找不到娱乐至死的玩世反讽,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的思考,深沉的焦虑。TV Santhosh的作品聚焦于各国的政治策略,以类似新闻截图的角度带领观者思考信息爆炸所带来的洗脑式效应——眼见不一定为实,看似客观的新闻报道却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Madhu Chitrakar和Hazra Chitraka兄弟利用印度传统的卷轴画形式,将海啸等人间惨剧替代原有的地狱惩罚题材,暗示人类正将自己一步步推向绝境。曾获得特纳奖提名的耳石小组(The Otolith Group )在影像的变形中构建宏大场景,将各种符号的矛盾冲突并置于同一平面上,将深层的疑问返还给观众。Tushar Joag 在大幅数码照片中将印度不同城市中历史悠久的、但又同时富于殖民色彩的建筑物形象加以重构,展现出当代印度的复杂生态。Shilpa Gupta将作为监视者的保安转换到被监视者的位置,以介入者的身份实现强权与弱势的角色互换。当然,展出的作品仅仅呈现出印度当代艺术的冰山一角;但这也足以让质疑印度当代艺术水准的观众们对自己的立场重新加以审视。
文/ 景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