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生死威尼斯》,双屏录像装置,2010

广州

黄汉明

维他命艺术空间|Vitamin Creative Space
广州赤岗西路横一街29号301室
2011.01.17 - 2011.03.27

黄汉明的作品总让人联想起那些熟悉又陌生的电影情节,他略带笨拙和做作的演技,卖力地模仿电影中的不同角色,似乎总想把观众带到某种似是而非的电影情节之中。简单来说,黄汉明 (Ming Wong)的影像作品确实是关于身份问题的探讨,尤以他作为一个新加坡艺术家的自我身份追问最为突出,他选择了不同的电影片段去重新演绎,将这些经典电影中关于“我是谁”的发问,进一步转化为“他们是谁”甚至“我们是谁”的终极探讨。这是一个在观看黄汉明电影片段中的一个思路,实际上, 黄汉明的影像远比这个思路暧昧、丰富,其原因在于除了关于国家、民族的身份建构反思,黄汉明也在选择重新演绎的电影中相中了有关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的影片,如《明天我必须离开》、《生死威尼斯》无论在演绎的细腻程度以及作品的展示方式上,都比其他的作品更为突出。

一人饰演多角是黄汉明作品中的惯用手法,同样是他剧中人物身份打破的主要方式。黄汉明在影片制作中细致地模仿了原剧的细节,包括文化交流中的最大阻碍——语言;在作品《吞噬恐惧》(Angst Essen/Eat Fear)中,他重演了德国导演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心灵》(Ali:Fear Eats the Soul),在一个镜头里面同时出现四个角色由艺术家本身扮演的角色并不少见。模仿,原本是艺术家进入另一个身份的钥匙,但在他的项目中又意外地被观看者确认为超越、打破身份的路径:对一门陌生语言在语型上不断机械模仿、而加强语言背后承载的感情的表演,也是黄汉明的成功策略。原电影中因政治、伦理带来的身份问题中人类深层的感觉经验,藉由模仿而得到再现。我们无法得知黄由此学会了多少德语,但他在模仿中却真真切切经历了原电影深刻独特的感觉经验。在这里,经验的再现成为了经验的本体。至此,人类共享的单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互动,以艺术的方式,超越、打破了(物化的建构的)身份界限——这是一种无碍于身份而可被共享的感觉经验。在观众这里,艺术家对身份拷问的完成形态之一,以身份(包括语言的身份意义)的意义丧失结束。

维他命艺术空间为“影院”而改建的效果也在此次项目中突显。黄汉明《生死威尼斯》(Life & Death in Venice)的展示空间以柔软的大红色绒布作为围合材料,艺术家将原剧中(《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迷恋美少年的作曲家的镜头和威尼斯美少年的镜头分别投影在两个屏幕上,将原剧同一屏幕的线性观看方式拆分为两个相视的影像从而产生的多个观看角度,观众沿着圆形的绒布通道,伴着黄汉明的钢琴伴奏进入一个私密的观看空间,在此,黄汉明所演绎的作曲家的垂老无力、内心挣扎的感染力都大大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