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7 results for: 黄汉明

  • 新闻 NEWS 2023.07.25

    2024悉尼双年展公布主题和部分艺术家名单

    第24届悉尼双年展公布展览主题和第一批近40位参展艺术家名单。联合策展人康喆明(Cosmin Costinas)和英蒂·格雷罗(Inti Guerrero)以 “万个太阳”(Ten Thousand

  • 杂志 PRINT 2022年12月刊

    艺术家的艺术家

    劳伦斯·阿布·哈姆丹,奥尔加·巴莱玛,玛丽·卡尔伯格,黄汉明,萧崇,蒂奥娜·内基亚·麦克洛登等

  • 所见所闻 DIARY 2022.08.11

    我在“正常”的日本

    郭娟

    新闻发布会上,面对日本记者关于爱知三年展三年前经历的风波的提问,艺术总监片冈真实简短的两句话回应让我们这些“外人”不免愕然:“被问太多次”和“让展览说话”——后半句话让我联想到日前文献展的纷争,但在此行的氛围里,几乎感觉不到那些遥远的纷争的存在,而如果你不通日语,那么此地三年前的纷争似乎也不存在。不过这种“正常感”却也是让人感觉最突兀的一点,在“仍然活着”(Still

  • 新闻 NEWS 2020.10.29

    第十一届首尔MEDIACITY双年展公布新日期和参展艺术家

    第十一届首尔Mediacity双年展“一次逃脱”将于2021年9月8日至11月21日在首尔市立美术馆和首尔其他场地举行。

    “一次逃脱”将展出41位艺术家的作品和项目,其中很多是新作品,参展艺术家名单如下:Bani Abidi、Monira Al Qadiri、Amature Amplifier、Richard Bell、Johanna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0.08.21

    言语不通

    Ysabelle Cheung

    虚空自演。在作品《一分钟事件(哼唱)》(2020)中,艺术家关川航平(Kohei Sekigawa)本应在展览开放期间每天下午3:00至3:01之间在美术馆哼唱一分钟。但因为疫情无法亲身到场,艺术家只能在东京的公寓里独自完成这项每日行为,没有Zoom或其他任何直播设备,从而更凸显了此次行为中的自发性和无用性。

    展览“言语不通”(They

  • 新闻 NEWS 2019.08.30

    第七届亚洲艺术双年展公布艺术家名单

    由国立台湾美术馆主办的第七届亚洲艺术双年展计划于10月5日开幕。本届双年展由台湾艺术家许家维与新加坡艺术家何子彦共同策划,将邀请来自16个国家,共30组艺术家及团队参与,展出作品囊括绘画、装置、录像、行为表演、工作坊等多种形式。馆方于今日公布了本届所有参展艺术家名单。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07.02

    聚合体

    杨旖旎

    歌德学院(首尔)邀请九位策展人开展有关移民的研究计划。“聚合体”作为该“东亚与东南亚地区的移民叙事”项目之一,主要关注与中国有关的移民问题。策展人夏彦国将中国移民现象分为“城市与农村的人口流动”与“外国人口与本国人口的对流”。前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境内移民”(migration),后者为“移民”(immigration),二者以多种方式构成了世界各国城市和郊区的命脉。这种划分方法延续了以简明清晰为目的的传统社会学分类原则,但展览中有几件作品却挑战了精确定量的科学分类,以模凌两可、感知错位的提问回到了“事物本身”。

  • 所见所闻 DIARY 2018.11.22

    安全起见

    李佳桓

    寒暄用语也必须时时更新;将上海和北京进行一番比较的破冰方式曾经很流行,但在今年的上海非官方艺术周期间却突然过时了。这一次,中国首都的名字仅仅在与艺术家玛格丽特·李(Margaret Lee)和艾莉森·卡兹(Allison

  • 所见所闻 DIARY 2018.11.14

    蓬皮远渡,只见成都

    李姝睿

    在和“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团队联络、定行程的过程中,包含展览信息的邮件一封一封地到,关键词一个一个浮现:蓬皮杜、方所、全球都市、延展智慧……但这些大词明显没有“成都”的表情明确。

  • 新闻 NEWS 2018.08.07

    釜山双年展公布艺术家名单

    釜山双年展公布了其2018年展览的艺术家名单。艺术总监克里斯蒂娜·里库佩罗(Cristina Ricupero)和策展人约尔格·海泽(Jörg Heiser)挑选了来自34个国家的65位参与者。本次展览的主题为“和而不同”(Divided We Stand),展期为9月8日至11月11日。本次釜山双年展将跨越两个展示场所:釜山当代博物馆与前高丽银行所在的建筑。

  • 所见所闻 DIARY 2018.04.15

    星光灿烂风儿轻

    Cristina Sanchez-Kozyreva

    “你能让它消失吗?”

    “不可能!它正在画廊中展出啊。”

    前记者蔡绮莲正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朋友刚在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的照片里看到了她。画面中的她正站在肉铺前举着麦克风做报道(《香港电视记者》,1993)。照片是卓纳画廊在香港H

  • 杂志 PRINT 2018年4月

    达卡艺术峰会

    Himali Singh Soin

    海岸线的碎形特性意味着,尽管它所包围的陆地面积有限,它自身的周长却是无限的。在几何学里,这个悖论是可解的,但它也同时消解了我们对于坚实的基本认识:陆地可见的边缘是无定形的亦是无限的,这源自潮汐的侵蚀,它与划定的边界那种苛刻和僵硬形成了对比。后者如何才能超越制图学上的一意孤行呢?

    在第四届达卡艺术峰会(Dhaka Art

  • 所见所闻 DIARY 2017.03.28

    秀中之秀

    Cristina Sanchez-Kozyreva

    “这个房间里的人比德州马尔法整个镇的人都多。不过——差不多一样国际化,”齐纳提基金会(Chinati Foundation)总监Jenny Moore跟看起来心情不错的Jay Jopling开玩笑说。

    周一晚上,我们聚在西营盘的巴厘岛风格餐吧Potato Head,庆祝Theaster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7.03.19

    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

    武漠

    地处东西之间的香港,其在商业社会和消费主义共同催生下的都市流行文化一向被视为佐证霍米·巴巴之文化“杂糅性”(Hybridity)理论的典范。在陈冠中笔下,这是一种被老广东称为“半唐番”的文化性格:半中半洋、不古不今。以发达的影视业、唱片工业、文艺传媒为代表的香港流行文化在1980、1990年代一时风头无两,尽管在亚洲地区的影响极为广泛深远,却也因其“娱乐至死”的气质屡屡为香港招致“文化沙漠”的偏见。不过,M+展亭的新展“暧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别演绎”并未刻意回避此类非议,也毫无将流行文化“高雅化”的企图。以香港流行文化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性别模糊现象作为起点,这个规模不算大的展览以四个区块设置探讨了其中流露的身份认同与相关跨界实验。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03.30

    中心和边缘

    郭娟

    三月末,香港,很多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不常碰面的人都会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现场遭遇,但也难以展开什么太过深入的交流。在艺术界,极少碰到人宣称自己热爱博览会,无论真假,表情里似乎总带有一种“不得不来”的无奈,或是“顺便看看”的置身事外,但另一方面,你又可以感受到一种“不可不来”的诱惑力——既因为博览会是整个艺术系统的重要一环,也因为这是亚洲地区最重要的艺术博览会;即便没有销售的压力或者展览、讲座等等的任务在身,错过也似乎是种“渎职”。

  • 专栏 COLUMNS 2016.03.03

    特定场域的好莱坞

    江萌

    “行尸:好莱坞在艺术与工艺中的来世”(Walkers: Hollywood Afterlives in Art and Artifact)是纽约移动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11.24

    文献库热

    Samantha Kuok Leese

    在一个温暖的十一月夜晚,一艘摆渡船在银色的月光下搭载着香港艺术圈的重量级人物,前往停泊在香港仔深湾的著名的“珍宝王国” 水上餐厅,参加第十五届亚洲艺术文献库(AAA)筹款晚会暨慈善拍卖活动。

    这座金光闪闪富丽堂皇的海上画舫落成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其内部装潢有如一座中国式皇宫。或许因为当地人太过“爱惜”这家餐厅,以至于香港许多旅游景点都与这里距离很远。“真不敢相信我竟从没来过这里”,我不时听到爬上镀金楼梯走向入口的老派香港有钱人说。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11.16

    舞榭歌台

    刘倩兮

    如今的“亚洲”已然是一个属性模糊的群体概念。正如纽约时报艺评人霍兰德·科特(Holland Cotter)在纽约亚洲当代艺术周(ACAW)的田野会议(field meeting)上所说:“我们看到是这些来自或旅居世界各地的当代艺术构成了亚洲。”一边是不再希望以现象式的集合名词被看待的“亚洲”,而另一边,亚洲自身似乎还迫切的需要某种程度上的集体发声,即便这种发声会落入化繁为简的处理和仅以面孔和身份为依据的聚会中。

  • 新闻 NEWS 2015.09.15

    刘秀仪将担任OCAT深圳馆艺术总监

    OCAT深圳馆聘请刘秀仪(Venus Lau)出任艺术总监,并于日前开始履新。在此期间,刘秀仪将兼任OCAT深圳馆策划部主任,培养及完善现有团队,巩固美术馆在珠江三角洲及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促进美术馆与国外博物馆与艺术机构的互动,带动OCAT深圳馆继续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刘秀仪是一位工作、生活在北京、深圳和香港的策展人和撰稿人。她曾荣获“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

  • 专栏 COLUMNS 2015.07.21

    在上海与马里昂巴德之间

    吕阳巧

    电影,向来不是被局限在剧场单一观看模式内的艺术。源自一种捕捉和表现运动的冲动,她是西洋镜圆筒里马的奔驰,是马雷(Étienne-Jules Marey)照片里水鸟在连续瞬间中的飞行姿势,是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笔下19世纪巴黎街道上游荡者路过的商店橱窗,是火车路过时树丛前赴后继闪过的速度和韵律。所以,当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上,《加拿大67》(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