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朱利安·施纳贝尔,《奥拉慈与塞的肖像》,布面油画及瓷碟,1994年,203 x 152 cm

上海

朱利安·施纳贝尔作品展

上海证大美术馆| Zendai MoMA
上海市芳甸路199弄28号
2008.01.19 - 2008.02.16

正当朱利安·施纳贝尔刚刚就《潜水钟与蝴蝶》获得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最佳导演享誉全球时,其回顾展也正声色沸腾地在上海开幕。善忘的人们或许还记得这位在80年代轻易窜红的美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明星,记得那些拍卖价格一夜爆涨的画作,以及那些对这个名字曾经趋之若骛的在Mary Boone画廊的收藏家们。

“碟画”是使施纳贝尔声名鹊起的资本:他试图把一种日常生活的特殊体验带到画作当中,并且成功了。碟子破碎后的不安或者对猝然摔碎一大摞碟子的暗自渴望,诸如此类错综复杂的情绪是他早期作为洗碗工的最司空见惯的潜意识,而这一特殊的个人体验被转移到画布上,便成就了如此景象:无数参差不齐的碎碟片打破了画面的整齐,碟子质地的硬且光滑与碎片本身暗示的支离破碎杂糅成难以言喻的忐忑情感,传递给画前观者。然而当观者正欲转身抬眼之际,那些隐藏在碎片中的画像这才缓慢呈现完毕并凸显其意义。从“碟画”开始,在画布上加入拾来的、用过的旧物便成为施纳贝尔创作观念的核心。

使朱利安·施纳贝尔如此成功的不仅仅是其多层次地对新材质、新技法的可能性试验,也不仅仅是美国艺术界毫不示弱地推出本土“新表现主义”,以对峙于雄心勃勃的德国“新表现主义”,归根结底,还在于里根推行的经济政策使8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中产阶级的大批产生、艺术品的需求上升强烈刺激了艺术市场,因此像朱利安·施纳贝尔、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让·米切尔·巴斯基亚等新晋画家的作品迅速成为市场的抢手货,同时人们津于乐道的不再是作品本身蕴涵的意味,而是这些艺术明星们日益高涨的拍卖行情。相似情形在当今的中国艺术市场几乎令人吃惊地重复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艺术市场提供了大量资金充裕的赞助人,而国外的收藏家也急不可待地要参与进来分一杯羹,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大量国内外资金涌入艺术市场,刺激需求疯狂增长,拍卖行的价格也就水涨船高。方力均、王广义、张晓刚等艺术家一如20多年前的施纳贝尔,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明星,中国艺术市场一时空前繁盛,风光无二。

然而美国80年代后期的经济崩塌,使得大量画廊和收藏家退出艺术市场,朱利安·施纳贝尔这样的艺术明星也就黯然失色。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只能全交由当今的市场来做定夺。此回顾展呈现了朱利安·施纳贝尔30年创作生涯的同时,也让人不禁反思当代艺术发展与市场经济的休戚相关,而中国当代艺术想必也难逃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