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ZMART,《无题3》,2016,木,尺寸可变.

北京

李爽:怎么称呼

LAB47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七条30号
2016.07.02 - 2016.08.06

艺术家李爽在LAB47的个展“怎么称呼”包含了三件均为木质材料的作品,它们看上去分别是一对大骰子、一套木质餐具以及一双似乎按照人体比例制作的、造型生硬的白色翅膀,其中的几根“羽毛”甚至已经折断。这几件作品并非出自艺术家之手,而是由几位艺术工人在三个星期中利用业余时间完成。艺术家试图通过这些作品引领观者进入到“艺术究竟是什么”和“艺术工人究竟在做什么”等相关问题的反思中。李爽强调:自己并非“作者”——“作者”是一家名为Zmart的艺术搬运公司所属的六名艺术工人。他们全部来自安徽宣城,完全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甚至对于艺术怀有一种“深刻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这是他们的生计,另一方面他们对当代艺术的概念怀有一种抵触与质疑。他们时常抱怨:‘就这么一个简单的破铜烂铁,怎么就能有人花好几万来买?’”工人们的质疑成为了构建这个展览的起点。艺术家发起了一个“交易”:由她来帮助工人制作网站,工人则要为他们自己创作。当艺术家被问及“什么是作品”时,艺术家回答:什么都可以是作品。

于是我们在LAB47中看到了这三个物件。它们的共同点是:人造,被修饰过,刻意,符号化以及具有装饰性。艺术家承认这三件作品与自己之前想象的结果存在差距,但某种程度上,呈现在眼前的形象以及事实性并不重要——因为工人们寻求艺术表达的姿态是消极与虚无主义的,且依据的是某种利己主义的逻辑。不过那套木质餐具也许是一个例外,它包括了一个在黑色木碗中立起的叉子,平置于边缘的餐刀,和看似随意放在木碗下托盘上的一双筷子。虽然餐具的摆放方式似乎在分别暗示着东西方文化,但总体来说,这套木质餐具并无所指;在保留了餐具功能性的同时,它构建出了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独立存在于用餐的背景之外,甚至带有某种冷漠与骄傲的气质——这种气质与工人看待艺术的视角恐怕如出一辙。

画廊中循环播放着李爽录制的音频,其中的每一句话都试图重新定义艺术与艺术工人的角色。在李爽看来,艺术工人与他们的服务对像——艺术品——之间的矛盾是当代艺术与当代社会所陷入的彼此认知困境的完美缩影。在看似简单的表面下,李爽的创作是高度概念化的。这令人想起纽约Kitchen空间展出过的艺术家Agnieszka Kurant的作品《A.A.I.》:艺术家所做的就是把五个白蚁堆砌的蚁冢并置于空间中。从这个角度看,两位艺术家探讨的内容有重合之处: 都用“他人”之手来制做作品,都试图通过对现成品的活用来追溯艺术中最核心(也因此经常被回避)的问题,即我们认知中的艺术在另一套语境下还能是什么,抑或我们对艺术的认知是否存在某种结构性的偏差?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Zmart这家为作品提供搬运、制作与拼装的公司所收取的费用要高于普通搬家公司,这“差价”似乎便是他们业务“专业性”与“特殊性”的某种象征,与艺术的“相关性”亦成为其不凡价值的不言而喻的说明——也许,Zmart存在本身便为“艺术品的价值”这则命题提供了一条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