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瓦利德·拉德,《笔记》,1983-2009. 摄影:Kitmin Lee,图片提供:亚洲艺术文献库.

香港

瓦利德·拉德:第39章_索引XXXVII:Traboulsi

亚洲艺术文献库 | Asia Art Archive
香港上环荷李活道233号荷李活商业中心11楼
2016.06.21 - 2016.09.03

自2014年的第一个展览“拼凑亚洲”之后,亚洲艺术文献库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复合体,集资料搜索、文献展示、项目实施、参观者互动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最近在图书馆展出的艺术家项目“第39章_索引XXXVII: Traboulsi”便兼备以上特性。

2014年,活跃于纽约的黎巴嫩艺术家瓦利德·拉德(Walid Raad)在文献库驻留期间,对文献库正在进行中的研究项目“夏碧泉档案”产生兴趣,于是“请”他的虚构合作者—黎巴嫩女艺术家Suha Traboulsi出场,讲述了Traboulsi与夏碧泉在1967-2009年期间的协作关系。

徘徊于书架与文件柜之间,参观者会在不经意中发现Traboulsi与夏碧泉的两个“合作项目”:《编辑序言》(1972-2007)和《笔记》(1983-2009)。前者由五个如同玩偶屋般的立体拼贴纸盒组成,纸盒一字排开,被固定在书架与视线平行的那层;后者则包括了若干(号称是)夏碧泉的拼贴本,每个本子里都隐藏着Traboulsi复制的阿拉伯现代主义经典画作的碎片,但Traboulsi从未透露这些碎片具体隐匿于拼贴本的何处,“经过多年艰苦的文献研究工作,部分画作才被找到并拼接出来,在此次展览上展示。”(瓦利德·拉德)

2009年去世的香港艺术家夏碧泉以其无师自通的雕塑与版画创作为当地人熟知,但其最独特的遗产还在于他留下的近十万张记录香港数十年展览历史的照片、自制的艺术家书籍,以及用大量现成物与平面媒体图像拼贴而成的小册子。这一浩如烟海的“个人文献库”为书写香港本地艺术史提供了另一种面向——一种超越线性描述,超越传奇艺术家与流派的新型叙事。这既是亚洲艺术文献库进行“夏碧泉档案”研究的期许,亦是瓦利德·拉德的野心所在。从持续15年之久的项目《地图小组》(The Atlas Group,1989-2004)以来,拉德便一直善于借用虚构人物及其相关言行事迹来重新叙述和记录中东地区的政治社会史或当代艺术发展轨迹,Suha Traboulsi便是其中颇为特别的一位:“她”既是女性主义的先驱,其成熟的现代主义风格作品又能填补中东地区原本断裂破碎的艺术史叙事的某些空白。在这个意义上,夏碧泉与Traboulsi产生了交集:无论在真实还是虚构中,两人都具备某种以个人化方式重塑艺术史的书写潜力。

五个拼贴纸盒周围煞有介事地摆满从阿拉伯艺术通识读物到夏碧泉作品集的各式参考书,似乎两人的交往确凿无疑。但事实上,如果去掉参考读物,参观者的确很难解开这一系列有关“虚构”与“真实”的谜团:“夏碧泉档案”有什么特别之处?两个虚构的“合作项目”用意何在?Suha Traboulsi这个角色究竟是一个类似精神分裂的产物,还是拉德在该项目中的全权代言人?通过对夏碧泉和Suha Traboulsi的双重引用,拉德将自己隐蔽于一个若即若离的位置,扮演了似假还真的“说书人”角色。观众在图书馆看到的仅是进入米诺斯迷宫的一个线头,若想拼凑出迷宫全貌,还需做足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