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20还将持续很多年”
“声嚣剧读节”是由几位青年戏剧创作者共同发起的项目,今年是第三届。不过今年的状况尤其特殊:剧场演出行业因新冠疫情导致休克长达9个月、目测在未来不短的时间内还会继续造成重创;此次的活动也离开了剧场空间,进入美术馆,“声光电服化道”被压缩到最简单的形式,这反而令舞台效果变得更加灵活多变。在一个仿佛所有人都时时刻刻守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微博首页准备“发声”和“反思”的世界里(大量的线上对话、直播讲座,第一时间译介传播着哲学家、学者最新见闻观点),我特别渴望看到真正近身的“创作”,可能这才是对抗人类遗忘本能的最佳途径。
独立戏剧创作所面对的各类审查压力相比于当代艺术有过之无不及,可好在他们都是天天与故事和表演打交道的艺术家,“剧读”的形式又进一步褪去演出自带的后台支持工作,把故事核心直接推到观众眼前。去年我本以为会看到几个人围坐朗读,结果发现根本就是看了一场带稿版的正经戏。后来跟联合策展人陈然聊了聊,才知道这是“声嚣”给自己设定的高标准。今年的“马拉松”展演形式是从下午一点到晚上十点连演10部短剧,每部戏结束后有15分钟换场,同一个人往往在不同作品里扮演编剧、导演、演员三种以上不同角色。
看到简陋的塑料折叠椅和第一部戏《如果你要撕裂我,请先撕裂我的心》(编剧、导演:何奇)前半段哀男怨女的故事,我不免为自己今天即将虚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