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刘雨佳,《黑色海洋》,2016,单频电影,彩色有声,时长38分35秒.

北京

化学之爱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空间|Tang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1st Gallery
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酒仙桥路798工厂2号入口D06
2017.08.05 - 2017.09.16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群展“化学之爱”无论从视觉还是概念上来说都十分多元化,参展艺术家大多出生于1980、1990年代,所用媒介跨越录像、装置、绘画、摄影和表演。除了年轻这一共性,他们还都有着相当国际化的经历及简历。整个展览策展思路的出发点是一本题为《PiHKAL:化学之爱》(PiHKAL: A Chemical Love Story)的书。书中研究主要集中在致幻性的化学合成物;作者亚历山大·舒尔金博士(Dr. Alexander Shulgin)和他的太太安·舒尔金(Ann Shulgin)将这些药物视作自我认知的绝佳工具。通过使用药物,那些不真实的、虚构的、人造的感受可以直达大脑皮层,但这个“平行世界”注定会消退,留下的是失落、妄想和空虚。在策展论述中,同样的妄想是由数码科技、社交媒体、虚拟的互连性和超链接引发的,所有这一切都有赖于感官作用于大脑,但最终结果仍然是孤立。艺术实践也无法摆脱这种妄想和孤立的影响。

展览的组织方式更侧重个体艺术家的独特性,而非着意形成整体叙事。一进入展厅,观众就可以发现自己正面对着各种或大或小的矛盾。其中一些相对来说更私密和微妙的作品几乎是以一种逐渐遁去的姿态存在——无论是表现一种临时状态还是以转瞬即逝为主题。卡娜的作品《沌白》(2017)是一组纸上碳粉绘画,而石至莹和韩青臻的几件绘画作品则极为纤细轻盈。另有一部分作品更加直接,强调物质感,视觉上也更具“侵略性”,比如刘张铂泷拍摄的实验室微观世界的摄影作品,以及廖斐解构绘画语言同时又强调绘画材料属性的油画作品。有时矛盾隐藏在同一艺术家的不同作品里,以致颖的《梦魇》(2014)和《慢跑》(2014)为例,两件作品南辕北辙又彼此互为补充:一种既嘲讽又令人不安的因素侵入了我们所熟悉的日常,其中人的身体和存在被卷入一套新的逻辑:一个收银员望着一个人在结帐柜台的传输带上慢跑,或者是自然本身成为了一系列荒唐行径的舞台布景,无不浸透着一种危险的幽默感。同样的幽默也见于Yorkson的《致伯约:战争是只存在于上帝和撒旦之间的》(2017),这件作品安放在一个用中世纪教堂彩绘玻璃做成的壁龛上。象征公正和法制的圣经人物被法国儿童书里巴巴爸爸的形象和一个卡通小孩儿代替。通向壁龛走廊两侧的涂鸦取材于三位一体以及其他圣经主题,只不过也是用一种轻快、游戏的笔调加以表现。展览中视觉和概念上最令人震撼的是刘雨佳的《黑色海洋》(2016),这件录像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现实和幻景之间,将观众渐渐带入一个人类的存在实属多余的世界。在这些镜头里,自然和人造混合在一起。在刘雨佳拍摄的炼油厂,唯一活动的事物就是机器单调的运动,以及大雪中作业的风力涡轮机,它们同荒芜且未经污染的风景并存,动物如鬼魅般出没——这里是“未来的原始社会”。姚清妹的《雕塑一张100欧元纸币》(2014)则结合了表演和现成品,在录像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在欧洲数个城市里揉搓一张面值100的欧元。经过持续的揉搓下,艺术家在货币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在纸币的经济价值上又附加了“艺术的价值”。随后这张纸币作为一件“活雕塑”被拍卖出超过400欧的价格。尽管参展作品成熟程度参差不齐,但所有艺术家都明显更着迷于某种波德莱尔式的忧郁,而非不可企及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