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杨心广,“春风”展览现场,2023.

北京

杨心广

北京公社|Beijing Commun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
2023.03.10 - 2023.05.10

杨心广的最新个展结构非常简洁,两批近作——“春风”系列和“勇士”系列——平衡地占据了整个空间。在前者中,布面上的泥土就像动物洗了泥巴浴留下的一片余温尚存的遗址,坦坦荡荡,平铺着。在黄褐色的泥迹中间,间或散布着由黑白或彩色丙烯颜料绘制的涂鸦,状若蝴蝶或爬虫,存身于那一小片湿润当中。该系列绘画或倚着墙角放置,或被悬挂在展墙正中,位置上的“随意”似乎对应着泥土中的“阴邪”之力,它体现为在任何一掊土都能长出人类无法控制的情节来。杨心广用白色丙烯放大昆虫和小兽攀爬的痕迹(《春风1号》,2020),锁定原本私密的、隐匿的、微妙的小动作,这无疑是对上述力量的致敬,同时也是对其的一次模拟“降维打击”:生命的运动轨道落入平面,一览无余。

同样,“勇士”系列也让人忍不住产生一连串拟人化的联想和比喻:有如火焰般的芦苇,浑身长满种子到处播撒的臭蒿,有点“反动”的刺头苍耳,翩跹蝴蝶般的牵牛花,不屑于着陆的蒲公英,以及随处“游击”的风滚草等等。它们被半透明乳液状的水性封闭漆包裹着,与拧转成藤蔓般的钢筋条互相缠绕,共同构成一个个独立的造型体。将钢筋弯折成绕指柔代表了一种对压抑的释放,一种情绪的宣泄。正如这些野生的植物被定性为“杂草”,其中没有任何讨论余地,是一种来自人类的单方面判决,也是拥有命名权力的生物对维护生存需求的生物的一种阶级裁断。

在一个特定社会中,人类以外的物种的社会和政治地位需要被同等考虑吗?泥土、杂草、爬虫,甚至钢筋这样的人造物都正在源源不断地以各种生命样态提供给人们新发现的契机,它们与人类之间是两个主体的交流切磋,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但展览“春风”并无意探讨植物的主体或客体、人类中心或边缘主义等问题,它的视角更具体,因此也更寓言化。如同一处冷静的目光,它提醒着我们:无论野草,抑或大众,都需要承认现存的诸多矛盾体是社会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而人与矛盾的关系正恰如春风跟野草的关系,无论春风裹挟了黄沙还是雨水,但凡袭来,都是野草生长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