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刘小东,“半条街”展览现场,2013.

伦敦

刘小东:半条街

Lisson Gallery
27 & 52 Bell Street,London,NW1 5DA
2013.09.27 - 2013.11.02

刘小东首次在伦敦的个展与2012年展览“刘小东在和田”的创作方式大同小异,在和田项目创作期间,艺术家花了两个月时间和和田玉矿的矿工们同吃同住。刘小东此次来到伦敦采取了相似的做法:在为期六周的时间里,艺术家把自己浸没在这个城市里—所观察到的人即是他的创作对象,用他自己的描述就是“描绘他们真实的状况”。这个方法源自于刘小东早年接受的社会主义写实主义的训练,其中包括多次下乡写生,尽管直到2002年“室外写生”才成为刘小东创作的核心元素。但也不单是“室外写生”,这是一种在有语境的状态下的创作。艺术家沉浸在其创作对象的真实空间,运用表象并写实的创作既结合了语境又照顾了内心感受,而这个方法对于新疆和田项目也有很深的影响。

尽管伦敦相对于中国广受争议的领域而言是个问题空间比较少的地方,刘小东仍发掘到在这里的那些微妙不安因素,同时又反映出了此地个体特性以及这个城市的性格。艺术家在日记中写道:伦敦一定是世界上最难受邀请到人家里做客的城市。经过一个礼拜对主题和空间的寻找,他最终走入伦敦埃奇威尔路附近的社区里的人们的生活中。在这次互动中,他创作了三幅画,其中两幅是在英式酒吧里完成的,一幅画叫做《白餐厅》,描绘的是酒吧主厨、他波兰籍妻子和他们孩子弗朗西斯;另外一幅画名叫《绿餐厅》,画的是主厨还有他爱尔兰裔美国妻子他们的宠物狗和酒保。第三个空间是一家埃及餐馆,餐馆楼上是个由装饰艺术时期电影院改成的清真寺。这也是唯一幅没有人物的画。当地主持清真寺的伊玛目,曾经在餐厅楼上开过会,他反悔了原本同意做模特被画入作品里决定。也许这个拒绝就是一个时代标志—暗示着最终推翻穆尔西总统的第二次埃及革命进展颇为顺利。

每幅画背后的故事,就像以创作者的角度叙事一样,以好几种形式记录下来─刘小东的日记,相片图画,Sophie Fiennes制作的四十分钟的纪录片。这次展览整体表现出来的是刘小东伦敦体验中他的日记里观察到的,“艺术在社会里的位置是一个时刻的凝结”。凝视着大块颜料绘成的面孔和身体在冻结的空间和时间里,刘小东的油画实际上就是凝固的空间。尽管画面上笔触的存在感很明显,我们仍然很难仅仅把它们看成画作,正如我们区分艺术创作对象和真实存在的人一样艰难,即使他们呈现在画作里。双重现实似乎是刘小东的终极目标,就是在这个双重身份里,画超越了作品本身成为了实现的映像。

译/ 曾一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