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开门
北京公社|Beijing Commun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
2014.11.25 - 2015.02.28
北京公社的韩国当代艺术群展名为“开门”,但当观众推开北京公社的灰色铁门,面对展厅里外蔓延的韩国年轻艺术家作品时,“开门”这个题目能够给予的提示显然十分有限。在策展理念未能维系作品之间关系的情况下,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个独立个体的实践;这时现场控制也更多地体现出艺术家的主观意志,令人直观地感受到他们最本原的创作面目。
廉知嬉(YEOM Ji-hee)与宋智允(SONG Gee)的绘画构成了相对安静的一隅。前者运用炭笔、铅笔以及喷墨打印图片等单色媒介,在超现实多重空间中模拟着歇斯底里症的心理事件触发机制,四件作品从右至左呈现了这个内心风景在意象与媒介两方面渐趋丰富的生长脉络。相形之下,宋智允的画面则色彩大胆鲜艳,由旅游经济催生的假日景点里常见的热带风景经由人造质感、抽象色块及虚焦光斑反诘其自身,在关于自然的乌托邦想象与敌托邦现实之间制造着张力。同样是风景,白丁基(BEAK Jung-ki)的《是来自:首尔》(2013年)却更像科学实验,他自制仪器提取紫甘蓝等不同生命体的汁液,将纸张浸染在其中制成有色试纸,一旦接触其他液体即可变色显示其酸碱度,再以汉江水作墨水打印出自己拍摄的景物。其另一概念作品离开了展厅,以户外纪念雕塑作为天线接收短波电台。这些关联生态、政治等命题的实践在语言转化方面似乎在回应着他所推崇的校友西蒙·斯塔林。
最里间两个小展厅分别交给了同为雕塑专业出身的(LEE Changwon)和李源雨(LEE Wonwoo),但两人创作面目各异。李昌原专注于光线与镜面共谋下的投影形象这条创作主线,不断做减法的同时保持着对于流通在公共场所中的图像的兴趣。而李源雨的实践则涵盖了包括表演在内的各种媒介,其中充满聪明的概念玩笑,除一系列与空间有关的影像作品以外,他还展出了新作《韩式烤肉架》,沿用他熟知的钢条,将其做成意指直观的异形烧烤架,在分享烤肠的现场,暗地让观众的角色过渡为表演者。
整个展览的视觉重心无疑落在艺术组合方和李(BANG&LEE,方慈英和李允準)的大型装置上。该装置由2012-14年间的多件作品整合而成,包括:寓意特殊的霓虹灯巨型文字与动物标本,由录像机、电视、实时监控投影、电脑生成的名人访谈影像蒙太奇以及基于谷歌图片库生成的图像马赛克所构成的当代媒体世界,作品中心则是模拟电视访谈秀场景的会客厅。此外他们还在这个开放装置外围实施了探讨合作关系与文字转译可能性的现场书写行为,但对初次接触其作品的观众而言,这种意义过载的展示方式使凝视变得困难,一如当今的媒体文化自身。
韩国自上世纪90年代完成了从军政府向民主政府的转型后,其文化也与经济一起经历了跃变,但当代艺术体系的基础设施却仍然有待完善,具体表现在美术馆以外的非营利展览空间的匮乏。而此次展览的合作方“环形替代空间”(Alternative Space Loop)即是韩国为数不多的非营利机构之一。总监徐真锡(SUH Jinsuk)一贯具有反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构建亚洲文化身份的强烈意识。面对西方主导的当代艺术系统,徐真锡与另一位策展人李振铭(LEE Jinmyung,首尔涧松美术文化基金会策展人)通过本次展览提出了重回近代以前亚洲文化内在传统的说法,但除此之外,展览没有提供任何基于创作自身的概念生产,从而势必导致观看的碎片化。事实上,参展艺术家几乎全都有西方求学经历,方和李甚至在德国生活已有十年,虽然如此,他们的实践却都具有鲜明的个人性,或许这就是策展人所定义的“开门”者的共性。
文/ 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