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郑波:野草
LEO XU PROJECTS
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49弄3号,位于乌鲁木齐路与永福路之间。
2015.07.18 - 2015.08.23
艺术家郑波在个展“野草”中呈现了日常生活的空景和文本,是在讲述一个“隐藏”的人,一个带来这些物并摆弄它们的人,在展场中观者可以感到他的主体强烈得存在着。比如在三楼搭建场景《Weed Party》(2015)的凳子上,有一封以第一人称书写的《申请书》(2015),英文标题把申请内容指向Party(党),从书写格式来看,它是一封充满隐喻的私人信件。展览中数件作品提示了Party的政治、现实指向:二楼中间LED显示屏展示着马克思主义文献《树》(2015),展厅一侧有来自不同作者、作为文献的抗战照片《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小机枪手在战斗中成长》(1937-45)、《华东野战军翻山越岭向孟良崮疾进》(1947),以及对于文革宣传画《既是人民邮递员,又是党的宣传员》(1975)与文革典故《芒果》(2015)的挪用。文献的时间点有明显的选择性,这些政治节点与“野草”的关系并不明显,图像只作为证据展示,难免让人怀疑:政治以被消费的姿态在场。
一楼除了一面重新搭建的旧墙体《花园》(2015),还有两个不停变幻的梧桐树幻灯录像《左右(望志路106号)》(2015),这种被称为法国梧桐的树其实来自英国。通过展览整体,郑波给出了他对“野草”的定义:“野生”,不受限制、肆意生长于蛮荒地;“无名”,没有被植物科目上记载;“外来物种”,发源于遥远的地方,与当地的联系全靠后天养成。“在野”或“非野”在去除人的判断后不复存在,植物的逻辑附着于人的政治观下,凸显被规训的层级标准。“野草”的分类来自人的经验,当其被套用在人的身上,便在指涉“自由行成”、“体制以外”与“移动人口”等意象。也许我们可以将“野草”视为《住在上海的植物》(2013)的延续,但在形式语言上却不及后者游刃有余:“野草”依然停留在研究、罗列、举证上,缺乏艺术方法,且其生存的社会意义没有被着重讨论,以至于“物”在展厅里化身为对植物或者过去作品的知识消费。而在创作《住在上海的植物》时,艺术家的身份从“物”的提供者转变成情境的制造者,将人固化的感官需求,替换成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传递,根本来说规避了框架化的传统认识。相对而言,虽然“野草”谈的是一种不被约束的可能性,但它物化的表象已经或多或少屈从于职业的艺术制度了。
文/ 姚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