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小
艺术家关小的作品致力于在当代图像语境中发掘并重建事物间的新关联,进而从这些关联出发,开展对于现存世界的各种认知实验与思辨想象。她近期参加了刚刚于纽约新美术馆开幕的“2015三年展: 围绕观众”(2015 Triennial: Surround Audience),与维也纳波涅米萨当代美术馆的群展“稀有地球”,(RARE EARTH,
-
以色列博物馆获得不菲捐赠
以色列博物馆在成立五十周年之际,目前收到了来自纽约的收藏家Robert和Renée Belfer 夫妇捐赠的350件艺术作品和古董。这些捐赠包括希腊罗马雕塑,以及上百件玻璃瓶。
博物馆馆长James S. Snyder说:“这些无以伦比的收藏,令我们扩大了古代文明的叙事。”
-
压缩的项目
故事性或虚拟性与社会现实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Vanguard 画廊最新群展“压缩的项目”为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提供了有趣的案例。展览共展出8件录像作品,其中不论是遭遇现实或被日常偷袭,三位年轻艺术家都试图将真实生活代入,“莽撞”的实践反倒映衬出时下流行的关于录像艺术的种种描述的“不足”之感。
唐潮的个人作品记录了他在现实中的遭遇,如跟理发
-
杨泳梁:魇
理解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具有心理投射的能力,这是一个投射-检验-再投射的心理过程,同样,艺术创作也可以被定义为制作-匹配-再制作的流程,而无论投射还是制作都依赖于自身的传统和知识。杨泳梁的创作多用当代艺术手法表达传统文人心境,留予观者心理投射的空间。艺术家于沪申画廊的最新个展以“魇”字为标题,其展场气质恰与“魇”所指代的梦魇或魇术的
-
胡庆雁:永垂不朽
艺术家胡庆雁的最新个展“永垂不朽”全面展示了其关于雕塑艺术的思考线索与实践,并通过不同的媒介方式以及材料转化呈现出一种超乎我们认知的创作理念——也许依雕塑线索来梳理他的作品并不全面,对于胡庆雁来说,雕塑是不断在生长的,包括雕塑的边界。正如经由描述事物的前戏和余味以跳脱“本体”来叙事一样,《无果之树》(
-
建筑师乔·杰德(Jon Jerde)(1940-2015)去世
建筑师乔·杰德(Jon Jerde)去世。享年七十五岁。杰德的设计“将购物中心和商业区,商业性和公共空间,人造环境和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被认为是美国之外的城市六七十年代崛起的便利商业中心的解药。”(《纽约时报》语)。
杰德设计过Bloomington的美国购物中心,圣地亚哥的赫顿广场,拉斯维加斯老城区的体验菲利蒙大街,以及贝拉吉奥(Bellagio)酒店。贝拉吉奥酒店的拥有者史蒂文·怀恩(Steve
-
Hauser & Wirth将在曼哈顿下城建新址
Hauser & Wirth联合创始人伊万·沃思(Iwan Wirth)宣布,将在曼哈顿建立一座建筑,作为画廊在下城的永久空间。这座多楼层的建筑,由Selldorf建筑事务所的Annabelle Selldorf设计,从90年代起,他一直负责画廊在苏黎世,伦敦,纽约的空间设计。新建筑的地址位于切尔西的西23街542号,占地7千4百万平房英尺,届时将取代Hauser
-
杰拉德·法戈纳托(Gérard Faggionato)关闭画廊 加入David Zwirner
伦敦艺术经纪人杰拉德·法戈纳托(Gérard Faggionato)即将关闭位于Albemarle街的经营二十二年的画廊,加入David Zwirner画廊,成为合伙人。
《纽约时报》报道,法戈纳托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一直是弗兰西斯·培根在英国和欧洲的作品代理人。他也担任过佳士得印象主义和现当代艺术部门的主任。在新职中,他将负责一级和二级市场的销售。法戈纳托关闭自己的画廊,加入Zwirner:“令艺术界的行内人士很吃惊,因为两家画廊,在艺术界都具有不可撼动的位置。” -
空间竞赛
“德拉甘,你得让我和泽丹卡去,我们去太空绝对会很棒”,凯特•富勒(Kate Fowle)坐在黑色小商务车的后座上恳请说,她的旁边坐着策展人泽丹卡•鲍多维娜克(Zdenka Badovinac)和艺术家德拉甘·兹瓦迪诺夫(Dragan Zivadinov)、卢切扎·博亚杰夫(Luchezar Boyadjiev)以及罗曼·乌兰杰克(Roman
-
明日行动
阳江组在澳大利亚的首场个展“明日行动”占领了4A亚洲当代艺术中心以及悉尼的历史名迹唐人街。由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三位艺术家创立于2002 年的这个艺术小组来自广东省临海城市阳江,他们的艺术创作围绕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主要通过即兴、临时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与观者互动。
此次悉尼的展览分为两个展厅,上下两层。一楼展场陈列的装置作品《最后一日,最后一搏》(Final
-
赵仁辉
新加坡艺术家赵仁辉2008年发起了“国际批判动物学家协会”(ICZ),其目标是“发展批判动物学的注视”并“推动创新甚至是激进的手段,去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近日他在上海的香格纳画廊举办了个展“无尽藏”,借此机会我们对其进行了采访,访谈中涉及其创作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作品激进化面目背后的思考。
ICZ (国际批判动物学家协会
-
石川卓磨:2014年度最佳展览
2014年的日本,政治僵化、意识形态两极化、媒体控制强化等问题如同连锁反应般浮出水面。就当代艺术领域而言,引人注目的与其说是展览本身,不如说是围绕“表达的自由”发生的若干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意见对立。最早激起社会关注的事件是,中垣克久(Nakagaki
-
马唯中:2014年度最佳展览
今年有若干展览聚焦个人关系和社会互动对旅居海外或游走于不同文化间的华裔艺术家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同时关注这些侨居海外的艺术实践者日益广泛的灵感来源。
香港德萨画廊的展览“中国近代绘画先驱在巴黎”(
-
崔灿灿:2014年度最佳展览
2014年仍是全球性政治抗议运动和社会冲突的高发年,同样也是当代艺术传统双年展和美术馆保守展览继续疲软和乏味的一年。
年初的第十九届悉尼双年展和九月开幕的第十届光州双年展颇为引人瞩目,并不是因为展览本身,而是由于展览制度引发的的系列抗议和抵制运动。光州美术馆举办的“纪念光州双年展20年”活动期间,参展艺术家Hong
-
西九龙文化艺术区管理局CEO迈克尔•林奇卸任
香港西九龙文化艺术区管理局CEO迈克尔•林奇(Michael Lynch)因为个人原因,将于8月份卸任。目前管理局方面正在寻找接任者。林奇去年七月将合同续约,原计划将于明年中旬结束任期。但是他表示由于夫人Chrissy Sharp生病,只好提前卸任。
林奇说:“过去一年过得很难。我的妻子身体非常不好。我带她在世界各地跑了十二年。现在需要更多的时间陪伴她,陪伴我的孩子和家人。而且现在六十四岁了,是时候退下来了。”
-
美国桂冠诗人菲利普·莱文(Philip Levine)(1928-2015)去世
《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桂冠诗人菲利普·莱文( Philip Levine )去世。莱文1995年以《简单的真相》(The Simple Truth)获得普利策奖。此外他也获得国家图书奖,2011年至2012年被封为桂冠诗人。他是加州大学的荣退教授,1958年至1992年在此任职。
莱文的诗歌经常出现在《纽约客》和《哈珀斯》等具有影响力的杂志上。
-
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 获Kurt Schwitters 奖
法国艺术家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获得2015年Kurt Schwitters 奖。今年是这一奖项举行的第十届,奖金为2万8千美元,艺术家除了获得奖金外,也将在汉诺威的Sprengel 博物馆举行个展。于热2001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评审团特别奖,2002年获得古根海姆博物馆颁发的Hugo Boss奖。
-
艺术家办学,无用的艺术?!
2014年,法国的表演艺术工作者在夏天举行集体罢工,抗议政府缩减对文化产业的社会补助,阿维尼翁戏剧节(Festival d'Avignon)因此被迫停摆。短期雇佣的大幅攀升和趋于常态的不稳定性已成全球普遍的问题,比利时各地工会也在年底每周一组织全国大罢工,抗议政府的财政紧缩政策。在新自由主义政策下,首当其冲的便是医疗和教育私有化问题。若在这个时间点上反观当代艺术界,方兴未艾的社会参与性艺术从90年代至今的发展和现下逐渐受到关注的艺术“教育转向”(educational
-
苏伟:2014年度最佳展览
先从两位五十多岁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个展说起。约瑟夫· 达贝尼克(Josef Dabernig)在维也纳现代艺术馆(MUMOK)的个展“Rock the Void”将这位始终用极简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各个阶段重要的影像、建筑设计图稿和装置作品放到由艺术家亲自设计的空无、又充满微妙的体积关系和数量关系的空间里集中展示。达贝尼克是西欧为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