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is Jeppesen 译 | 王丹华

  • 观点 SLANT 2014.03.15

    艺术家大卫•里德回忆阿瑟•丹托(1924-2013)

    [[img:1|left]]

    在诗人安•劳特巴赫(Ann Lauterbach)的推荐下,我读了阿瑟的《寻常物的嬗变》(1974),之后去了他在西八十街的纽约工作室学校图书馆做的一场讲座(1984年)。当晚,我是首次听说了《艺术的终结》,起初我误以为是关于绘画已死的讨论的延伸,我以为自己要再次被告知不要奢望作一个画家这样的美梦了。但是阿瑟的评论却让我醍醐灌顶,那一刻有种自在解脱之感。他关注的是人与艺术的互动。我可以去做我想做的。

    当我和别人看艺术时,作品呈现的方式和它真正的含义就发生了变化。就好像人们通过别人的眼睛和思想看待艺术的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所以和朋友去看展览或去博物馆是非常有趣的。阿瑟是我这些艺术之旅中最喜欢的同伴。

    他勇敢无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和他一起看艺术作品,我就被带到了大胆的领地。

    2003年,我去哥大参加一场关于阿瑟文章的研讨会。前一晚,在庆祝晚宴上,我能看出他的哲学家同事们对他的真挚的尊敬和温暖。我根本不知道这种活动的礼节,所以第二天当同样的这群人攻击阿瑟的思想时,我感到特别吃惊。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对于哲学家而言,这样的攻击是一种尊敬。阿瑟,还是一副高兴的样子,靠在一边在我耳旁低语:“他是真想扒了我的皮!”与其他艺术家朋友一起,我们围圈坐在他身边维护他,但他并不需要我们。每场阐述之后,他就站起来,即兴回答,对于他所笑称的那些“鞭笞的花”完全免疫。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03.04

    第六十四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这个二月份,就在我们美国的朋友冻得屁股发僵时,柏林人却早早迎来了春天。我想那些只来柏林参加电影节的人们很难确定自己的行踪,整个城市好像一座没有穿雪衣的裸体者一样。小册子上印着上百个影片的名字,一面是大名鼎鼎的佳片首映,一面是神秘未知的新作,对那些这个月注定要在黑暗中度过的人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日程安排告诉他们最先应该看什么。所以我决定像个流浪汉一样漫无目的地在电影节的两个最大胆的电影宣言之间徘徊,二者都是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演绎:一个是布莱希特的《浪荡子》(1970,施隆多夫导演,法斯宾德扮演贝尔)另一个施隆伯格的Pierrot Lunaire(2014,Bruce LaBruce导演,领衔主演Susanne Sachße)。

    很显然有一些作品必须要看的。其中包括拉斯-冯-提尔(Lars von Trier)的未删减的《女性瘾者:第一部》;乔治-克鲁尼的《古迹卫士》(Monuments Men),这部影片特别差,媒体场的时候不得不被打断;还有一部是理查德•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的《少年时代》(Boyhood),这部成长片的拍摄技法足以让大多数观众忽略平庸的剧本而为之叫好,其实影片拍摄跨度为十年,从中我们看到了小演员的成长(虽然长度将近三个小时,但也许只不过是我屁股坐疼了而已)。

    最值得看的是韦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影片改编自史蒂芬•茨威格(Stefan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01.25

    纪念纪录片导演艾德•品库斯(ED PINCUS)(1938-2013)

    艾德•品库斯(ED PINCUS)生前创作了很多纪录片。但是我记忆最深的也是令很多人刻骨铭心的作品当属《日记》。在1971年和1976年之间,艾德以16毫米胶片,记录了他和妻子简•品库斯的生活,其中还有他们的孩子,与艾德有染的几位女性。这部影片也是七十年代早期的一幅画像,更确切说,是后-六十年代的画像,在那段时期里,人们用于投入到生活、爱、政治表达当中,以身试法,但是文化也在渐渐衰落。

    《日记》这个题目,真实直接,一如影片本身。从题目中也可以判断出来,本片可能也无法吸引到业外人士的目光。不过,当我初次观看《日记》时,却并没有窥阴癖的感觉,而是亲切感胜过一切。《日记》没有任何追求轰动的意味,而在纪实影片中,又没有哪部作品能像《日记》这样独特。

    他曾执教过的MIT电影部,对他充满怀念。他作为一名电影人的勇敢,旺盛的创作力,不世故却又很有人情味的幽默,都将铭记在大家心中。

    作者是曼彻斯特的一位电影人。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01.10

    伊芳•蕾娜的《演员生活》

    “1972年,我自己的狂飙突进运动(Sturm and Drang)将我猛然带到了一个全新的表达领域,”伊芳•蕾娜(Yvonne Rainer)在她的回忆录《感觉即事实:一种生活》(Feelings Are Facts: A Life) (2006)中这样写道。那一年这位舞蹈家完成了首部剧情片《演员生活》,她也是贾德森舞团的创始人,1965年的《无宣言》(“No Manifesto”)的作者。

    说起她从舞蹈转向电影,蕾娜说:“从种种身体和精神上的创伤活过来后”(1971年试图自杀),“女权运动给了我勇气,我感到有能力去面对一个全新的词库。那些承载着具体情感体验的语言,蕴含了体验本身所有的愉悦和恐惧:诱惑,激情,愤怒,背叛,悲哀和兴奋。”

    那种情感的不适,在《演员生活》(Lives of Performers)里被疏离地表现出来,开头附加说明的字幕说这是一部“情节剧”。影片围绕着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故事展开。一段开场白将这些情感纠葛阐明,蕾娜领着一些人进行Walk的演练,她说,在影片中,舞蹈包括四个“主角”,约翰爱德曼(John Erdman), 瓦尔达•谢菲尔德(Valda Setterfield), 雪莉•索菲(Shirley Soffer), 和菲尔那多•托姆(Fernando Torm)。(这四个人里,只有谢菲尔德在1964年和1974年是康宁汉舞蹈团的成员,之前有过职业舞蹈经验。)

  • 观点 SLANT 2014.01.07

    “拆了旅行社”谈自身创作

    “拆了旅行社”目前由黄学斌、文武、翁奋三位成员组成。黄学斌,1979年生于海南岛文昌,毕业于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文武,1969年生于甘肃,后移居德国,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海南、杜塞尔多夫以及北京;翁奋,1961年生于海南岛,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拆了旅行社”正式成立于2010年,名字中的“拆了”含义是取房屋或任何物体被拆除之意,“拆”为动词, “了”为感叹词。“拆了”和在一起包含动作和感叹的意思,英文名为“CHAILE TRAVEL”。

    2007年由于海南文昌市东郊镇泰山村周边的部分地区计划被建成中国最大的商业卫星发射中心,整个地区和城市被规划为一个卫星城,当地农村因此将会被拆除和进行新建设。我们(翁奋和黄学斌)的家族居住在当地已有约800年的时间,家族的未来都将因此被改变和受到影响,由此我们开始关注这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与全球化需要下的地区变化,关注这种变化对未来的影响,以及这个过程中人、时间、记忆、地方性、乡村传统、现代化城市、社会系统、文化功能与作用、艺术家的意义、艺术在社会的功能与意义等诸多问题如何被呈现出来。翁奋、黄学斌和朋友刘军、梁艺等于2007年开始在这一地区进行了田野考察。2010年我们正式建立了“拆了旅行社”这个访问/研究/讨论问题的非营利性和概念性旅行机构,文武于同年参与到这个项目中。

    全球化带来的一个变化是世界观的改变。我们认为“介入”

  • 金闪:深渊

    “你站在何处 你就深深地挖掘,下面就是清泉!让愚昧的人哀叹:最下面是地狱!”(尼采《勇往直前》)。对于金闪而言,在这场主题为“深渊”的展览中,他选择的是后者。在放下画笔几年后再次面对绘画时,《从哪来,回哪去》(2011)的孤绝凄清并没有消散,只是这次更为冥顽,彻底。对于外部世界,金闪是疏离的,背向的,于是就将这种无法和解的状态转向了一种向内的暴力。此次个展,展出了金闪这一年来的画作、录像和声音作品。

    展厅一楼对门的墙上,是一组彩色方块画,在这些题为《小工厂》(2013)的组画里,大小相差无几的图形交错在一起,画面整洁利落,但强烈的色彩对比并未衬出欢乐之境,却更凸显出一股孤寂、失落之感。如果说艺术家对这些小幅画作的把握尚且是自如的,而二楼的大幅抽象画则显得吃力,持重。斑驳的水纹中流淌着三团黑色的阴影,暗红的天空里滚动着乌黑的烟霭,面对大尺寸画板,金闪陷入一种近乎失控却又不得不戛然而止的克制之态。乍看这些绘画都是重彩的平面堆积,随意而为,仔细观察却发现其中是有序可循的。一层层深重的垃圾色,被反复涂抹,脉络清晰而粗粝,在成形与未成形之间徘徊,它们既是艺术家畅快淋漓宣泄的结果,又是其情绪上极度压抑的一种无奈。这些画作似乎并未完成,在创作者无所适从的心境下,于单调中苦苦找寻着丰富和未知的可能性,但却因为材料本身的局限性,起初的狂放最终不得不以妥协之态收梢,它们也成为金闪内心变幻过程最直接的反映。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12.11

    小时代里的不期而遇

    从北京到三亚的飞机上,坐着不少游客装扮的人。时代真是变化太快。记得《野蛮生长》里写八九十年代去海南的人,全都是全国最失意最有梦想和最不安分的人。提到海南,冯仑在书中这样写:“海南不相信眼泪,海南不承认历史。”在那个江湖啸聚的大时代里,在南中国的这个小岛上,每天都有不可能变可能的传奇写就。我不禁产生一点一页风云散的哀叹,光荣只属于过去。在如今这个甜腻矫揉轻软单一的小时代里,去海南,除了逃避一下北京的雾霾,晒晒太阳发发呆,还能怎样呢?我在脑海里整理了一下此前查询的关于三亚艺术季的信息,旅游与文化这样的字眼,让人心生倦怠,接下来会邂逅什么,我并没做太高的预设。

    下飞机到达酒店后,办理入住手续间歇,一位女性员工走过来和我打招呼,笑称自己是北京人,但现在已经留守海南不回去了。接待人员疏朗的笑容,椰风海韵的清爽气息,一扫我之前慵懒晦暗的心境。酒店的电梯里,门口的艺术商店里,都能看到艺术三亚淡绿色的宣传海报。在这样一个受到商业与外来文化冲击的南国小城,在如此的一个语境下,那些活跃在北方大陆的当代艺术家们,会为这里带来什么呢?

    翌日的媒体见面会,在华宇酒店的龙厅举行。因主办方华宇集团来自山西,所以开幕式上来了不少山西的领导,会场布置得很隆重。主持人是凤凰卫视的王鲁湘。台上就坐的是策展人黄笃,徐钢,艺术家岳敏君,以及三亚的市委领导。形式依然是嘉宾发言。国际部分的策展人徐钢,解释了这次艺术展“不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11.18

    边缘之处--2013圣保罗独立电影节

    一个男人在狭窄昏暗的走廊跑过去,手持摄影机追随着他,在中国一座不知名的精神病院里,一些病人就这样跑来跑去,这样的画面不时出现在王兵最新的纪录片《疯爱》('Til Madness Do Us Part,2013)中。在拍摄这部影片时,他和摄影师刘先辉很少离开病院,而是坚守在这里,用摄影机细致地观察和记录了这些人的日常生活。最后完成的作品,所捕捉的一切完全超越了所有医生或工作人员的视野。在整部影片中,男人们在彼此的帮助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私密空间, 无论是作为朋友,知己,临时的家人游荡在病院里,还是在走廊的边上紧密相拥,或是在小四方床上,想着过去和现在的所爱。

    《疯爱》作为王兵作品回顾展的一部分,在圣保罗每年一度的独立电影节放映,使得观众有机会欣赏到这位四十六岁的电影人的作品,领略五味杂陈的边缘人生。他的摄影机一直和拍摄对象保持适中的距离,这些人有工厂工人和家属(《铁西区》,2003),乡下人(《三姐妹》,2012),右派分子(《和凤鸣》,2007,《夹边沟》,2010),这些影片在时间上拉长,令观众对人物的境遇产生同情之感。王兵片中的人物,常常是生活在某种压抑束缚的环境里,却对自由充满无限渴望。

    和近期欧洲电影节获奖之作一起的还有美国的独立电影,来自世界各地的实验作品,独立电影节通常会对两位当代电影人举办回顾展。王兵擅用写实主义,而让-克劳德•布里索(Jean-Claude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10.31

    纪念纽约地下电影明星Mario Montez (1935–2013)

    亲爱的Mr. Siegel,

    谢谢你对马里奥·蒙特兹(Mario Montez)的兴趣,谢谢热忱的邀请。你也许听说过,“马里奥从不坐飞机!”所以,去柏林的唯一方法是坐船和坐火车…罗纳德和哈利(Tavel)对我的职业生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我退隐后,我们都一直是很好的朋友…这一次,我希望能让内心那些关于地下电影经验的记忆复活,对学电影的年轻学生们有所帮助。再次感谢你。Mario Montez。

    这是马里奥·蒙特兹给我写的第一封邮件,他已于2013年9月26日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对于第一次联系他时的忐忑不安,我至今记忆犹新,虽然当时,我得到了蒙特兹的老朋友,表演者阿古斯托·马卡多(Agosto Machado)的信任和鼓励。阿古斯托一直是蒙特兹非常信任的老友,他知晓蒙特兹在佛罗里达隐居三十年的一切,在这位我们共同的朋友的友好说服下,我得以联系上避世的巨星。蒙特兹早年在Jack Smith的电影 Flaming Creatures (1962–63)扮演异装癖,之后,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成为纽约地下电影和戏剧界的巨星,他在将近二十多部影片里表演精彩,其中有 Normal Love (1963–65), Ron Rice的 Chumlum (1963), José Rodriguez Soltero的Lupe (1966), 当然,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安迪·沃霍尔很多早期的影片,其中有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10.13

    罗迪•波伽瓦(Roddy Bogawa)谈MoMA的影展

    MoMA的影展““Roddy Bogawa:如果电影有气味”(“Roddy Bogawa: If Films Could Smell”)回顾了了这位日裔美国艺术家二十五年的创作生涯。他出生于1962年,在洛杉矶长大,曾经是个朋克青年,后成为电影人,创作了大量的影片,主题各异,既有冲突的家庭故事(1991年的Some Divine Wind)又有极致的刻画自我的作品(2003年的Talking Shit About Myself)。影展时间为9月18日到23日。

    这场展览的题目有好几处来源,一个是Clash的歌曲《如果音乐能说话》,另一个灵感来自普鲁斯特,他的文章里认为,气味能唤起回忆。所以我就想如果电影能有气味,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从本质上讲,它们确实有气味。拿到一卷胶片后,放到鼻子下闻闻,真的有种原初的味道,一点都不象硬盘。技术如今正在改变一切,包括记忆在内。

    Joey Ramone去世后,我带着照相机去了CBGB, 去纪录他记忆中的过往。当开始拍摄某人的手写信札时,过去的尿液,血,呕吐物的气味刺入我的鼻子,我忍不住啜泣。我知道我可以嗅到那种的电影,想知道自己是否极激起其他人的情感。

    我的电影里有很多风景。在那部影片《我出生了,但…》中,我决定拍摄青少年时代去看过朋克乐队演出的俱乐部。我抓住能抓住的一切,其中有一个还在运作,一个petco, 有一个已经废弃。我并没有走进去,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09.10

    叛逆有理----记土耳其女性导演作品展

    铁杆影迷们更喜欢的是对新潮流或之前被埋没的新潮流进行发掘并推崇。但即使是最铁杆者,也很难慧眼识金,近期多伦多的TIFUU Bell Lightbox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其中的好很难有人真正细细体会。“叛逆者大喊”(Rebel Yell)是一个为期一周的项目,放映新一代的土耳其女性电影人的作品,用选片人Rasha Salti的话讲,“对一个重要现象进行低调的展示”。

    这个系列的展映活动举行得很及时。尽管近期关于 Yilmaz Güney等导演的国际回顾展令更多观众开始关注土耳其电影丰富的历史,但是,人们往往忽略近年来势头强健的女性电影人的力量,在这样一个电影文化里,这些女人几乎是隐身的。(Salti的记录显示,从50年代到80年代,在这个国家制作的4,400部影片中,只有52部是女性导演所做。)自从90年代独立电影人所发起的新土耳其浪潮开始后,几乎没有女性导演被电影节青睐,获得同行如 Nuri Bilge Ceylan 和Fatih Akin等人的地位,这一倾向性的现实,也是Salti组织这场活动坚决要纠正的。

    这里面的很多导演,作品都徘徊于记录和叙事之间。培林•艾斯梅尔(Pelin Esmer)是跟随导演雅武兹•奥茨坎(Yavuz Ozkan)学艺的伊斯坦布尔本地人,去年拍摄的第二部故事片《瞭望塔》(Watchtower)备受好评,作品细腻生动。《演戏》(The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05.06

    加拿大热门纪录片节Hot Docs

    热门纪录片节(Hot Docs)如今已经举办了二十年,比起势头更强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Hot Docs以其与观众的友好互动,在多伦多电影节爱好者中间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但发展下来,如今它的规模变得过于庞大了,这里已成为北美纪录片最大的展示舞台,与此同时一些弊端也出现了,在有贵宾出席的放映中,常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实际情况是,Hot Docs的嘉宾人物,往往并非好莱坞的大牌,而是像《无信仰者》(The Unbelievers)里的理查德•唐金斯(Richard Dawkins)和劳伦斯•克劳斯(Lawrence Krauss)这样的科学界名人,本片在电影节首映期间,举办的巡回演讲赚足人气。话又说回,一想到11天有205部影片轮番上映,心下实在感到气馁,对电影节如此的‘慷慨大方’着实无法领情。

    除了近期在圣丹斯纪录片节中大热的《After Tiller》等已有知名度的作品外(导演为Martha Shane 和Lana Wilson,关于四个操作孕期最后三个月流产手术的美国医生),本届纪录片节也放映很多来自加拿大本地和世界各地电影人的新作。要是有观众有勇气能把所有的资料都看一遍,包括各种林林总总的个人阐述和简介,非得累死不可。所以结果往往是分类最不清楚的片子往往成了Hot Docs最容易记的片。

    但是入围的新作,很少能有和莱斯•布朗克(Les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04.18

    记第二十六届多伦多影像节

    《怪人卢卡斯》(Lukas the Strange)是今年多伦多影像节最匪夷所思的影片之一,主角是个菲律宾民间传说的半人/半马的生物。这也是约翰•托雷斯(John Torres)的第五部剧情片,奇异的风格和叙述方式,在荟萃了音乐录影、纪实-虚构片和其它类型模糊的作品中,尤为突出。

    虽然多伦多影像节目前足以称得上北美最大的实验和独立影像节,但它依然保持着推陈出新的精神,频频给观众带来惊喜,能做到这点并非易事,电影人在创作手法上更新很快,一代人的突破成为下一代人的参照水准。今年的影像节更加重视现场活动的多样性,将电影、音乐和表演集于一体,这也体现出了主办者们的锐意改革的大胆决心。

    近几届的影像节放映了一些老电影,由Yo La Tengo和Fucked Up现场奏乐,今年影像节的作品在声画结合上更具当代性,开幕当夜,波士顿影人罗伯特•托德(Robert Todd)所拍摄的花朵与动物的怪景配上了蒙特利尔的提姆•海克(Tim Hecker)的音乐。而在影像节最后一晚,芝加哥鼓手哈米德•德雷克(Hamid Drake)和多伦多的萨克斯手大卫•莫特(David Mott)许诺将为本地电影人亚历山大•格蕾丝(Alexandra Gelis)的Corredor配乐,这部片子讲述的是巴拿马运河周边的殖民影响和当今所面临的矛盾。

    十天的日程安排里,今年的节目表演类比去年更多,此外在本地画廊里还有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02.19

    小记第六十三届柏林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汇聚了上百部影片,想到这些,就觉得自己肯定会有错过的佳片。如果担心自己什么都看不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躲过宣传造势。受本能驱使,我们中的一些只是不去看就是了;但无法避免的是,当我碰到认识的人时,还是被叫过去,难免没有尴尬的时刻。不过,詹姆斯•贝宁(James Benning)的新片《Stemple Pass》, 是第一部我印象深刻的影片。它以蒙大拿的无人之地为题,西奥多•卡辛斯基(Theodore Kaczynski)在那里生活,打猎,邮寄他的自制炸弹,贝宁在加州的荒野再现了卡辛斯基的小木屋,由四个静止镜头组成,一个季节一个,在这其中,贝宁读了这位邮寄炸弹的恐怖分子的一些文字。

    而对于犯罪问题的探讨则出现在今年的广角单元的纪录片中。《TPB AFK: The Pirate Bay Away From Keyboard》表现了海盗湾(Pirate Bay)背后的瑞典的计算机天才们的无政府主义做派,海盗湾是世界上最大的BT种子服务器,好莱坞试图将其捣毁。一边是用新方法赚钱的现状,一边是活在未来的“版权”已经无效的一代人之间,本片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紧张性。《东柏林之外》(Out in East Berlin: Lesbians and Gays in the GDR)重现了柏林墙的另一面人们所遭受的痛苦侮辱。而在《Narco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02.03

    记第十届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节

    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简称:CPH: DOX)尽管只有十年的时间,却成为欧洲电影节中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这一电影节盛事,立足点长远,节目多样,包括一个融资论坛,跨文化项目,当然最重要的是它的策展立场,对题材多样的优质纪录片的推崇。在上个月结束的第十届电影节中,其中的一个主题单元是“马克思主义”,它包括里奥•卡拉克斯(Leos Carax)的Holy Motors,拉亚•马丁(Raya Martin)的迷幻公路片Buenas noches, España, 以及Animal Collective乐队的表演。电影节在影片放映上,并没有选择中规中矩的放映场所,表现了更文艺甚至哗众取宠的倾向,但也很好玩。例如,丹尼斯•科特(Denis Côté)研究动物的影片Bestiaire一天下午在哥本哈根动物园放映。卢西安•卡斯坦-泰勒(Lucien Castaing-Taylor) 和为瑞纳•帕拉维尔(Véréna Paravel)效果震撼的《利维坦》(Leviathan),完全在国外拍摄,曼彻斯特海岸两百里的拖网渔船,大卫•瑞德蒙(David Redmon)和爱舍利•萨宾(Ashley Sabin)的《动物王国》,一个镜头一路拍下了缅因州的一个渔场,然后是一顿鱼汤晚宴(据说鲜美至极)。

    《利维坦》以形式上的创新而获得新视界竞赛奖,主单元竞赛大奖颁发给了《杀戮行动》(The Act of

  • 采访 INTERVIEWS 2012.12.01

    高伟刚

    高伟刚是一位来自黑龙江的艺术家,自幼学习绘画,现居北京。曾是2011年香港国际艺术展(ART HK) “艺术世界之未来”大奖的优胜者。最新展览“恶习”于2012年10月20日至12月2日在站台中国(北京)举办,展出了他近期创作的装置作品。

    我们的生活就是碎片,很多碎片。在描述或模拟这些碎片时,会产生一些意像,但是有时,不论是直觉的作用还是智力分析,我们会有些错觉,觉得这里有个隐喻。我们吃力地把这些连贯起来,并将个人的经验印证其上寻求一个让自己满意的解释或答案。我们称这个行为叫理解,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只会一次次的使用自己熟稔的手法安慰自己。我们乐于不假思索地重复肯定自己的判断。这是种恶习。我对‘恶习’的理解可用这句话来说明:“当每个演员完全按照剧本来演戏的时候,实际上戏剧本身已经脱离了存在范畴而转入程式化,人们开始按照自己在剧本中的思考方式来看待周围一切,恶习由此而来。”(南国语)

    这次展览中,有很多作品都是以镜面为媒介完成的。我喜欢镜面的东西,很多人都喜欢。因为镜子有功能,自恋和自省。我并非一味地追求所谓“新”,新的事物必然与旧有的经验和客观事物存在联系,否则就是空穴来风。但是,对待现有的既定事实永远持怀疑态度是我认为比较理想和科学的工作方法,这会促使我努力保持警醒。自恋或者自省都需要点儿勇气。而那件车门把手做成的作品,它钉在哪里哪里就有了个门。

    展览中的两件玻璃片拼贴的作

  • 影像 FILM & VIDEO 2012.09.24

    英国动画导演Phil Mulloy访谈

    菲尔•莫洛伊(Phil Mulloy)英国最重要的前卫主义动画导演之一,1948年生于英国的Wallasey。作品屡次在国际动画集获奖。他的作品被称为极端动画,在反映人性的同时,对当代价值观提出挑战。他的一系列作品于2012年西安国际动画电影节集中放映。

    英文访谈全文由导演本人(以下简称PM)提供,采访者为Tori Tan(以下简称TT)。

    TT:谈谈你的艺术背景,什么让你开始制作动画片?

    PM:我在Ravensbourne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在那里我拍了一个动画短片,凭借这个作品进入了皇家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在这里我主修动作片,毕业后编剧和导演了一些动作片。1989年,我开始做动画片,此后就做了三十个短片。

    TT:虽然你开始是作为动画创作者而为人知,但你之前也是动作片的编剧/导演,是么?

    PM:是这样的。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我做了很多动作片。可能很少有动画导演像我这样,从动作片发展到(也许用这个词比较准确)动画片的。1988年我等一部片子的钱,就是后来的《回归》(The Return),这期间开始画画。自从离开Ravensbourne,好多年我都没画了。我画了好多,就开始想能否将这些变成电影。结果就完成了一个短片叫《风暴之眼》(The Eye of the

  • 所见所闻 DIARY 2012.08.24

    不插电放映

    中午在国贸等车时,陆陆续续遇见去影展的人,天气有些阴沉,但大家看起来心情都不错。站台边不时有人派发燕郊购房的小广告,绿色的长途大巴开进开出。虽然站在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但却有一种已身处城乡结合部之感。在808路车上颠簸,沿途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少。窗外,每隔一段就是施工现场,昔日宁静的京东运河畔,早已面目全非。

    今年的开幕地点在原创艺术中心内,宋庄美术馆下车向东,拐角即是。穿过铁栏大门进去,平时有些空旷的大院里,此刻已经站了不少人。画家、导演徐若涛和徐杉夫妇在院中央和熟人打着招呼,让耿军导演好好给大家拍照。。平时以绘画为主的徐若涛,今年完成了影像作品《折线》,将参加实验影像单元的角逐。人们来往进出,彼此打着招呼。开幕大厅的门口,台阶上铺了一小截红地毯。剧情片单元策展人郝建笑着招呼大家走红地毯进来。此时室内的楼上楼下以及台阶上早已坐满人,架起了摄像机。前排就坐的有不少是从国外赶来的嘉宾:本届影展评委、纽约大学的张真,以及同样来自纽约大学的教授司徒安(Angela Zito),她带来关于中国书法的作品《水书》也将在开幕后放映。

    基金的运营总监王宏伟介绍了影展概况。随后与王宏伟为电影学院师生关系的郝建上台,介绍评委和选片人等。他说自己做这件事的心情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因为担忧自己是否有权去做这件事,是否有自信去做,”但好在“独立电影的游戏规则就是大家都可以参与对话,在讨论质疑中形成相对认可的一个共识。”王宏伟提到2015年,电影学院新校址将在宋庄落成。届时,这个偏远之地将离电影更近了。他强调这是一场“影像展,不仅包括电影,还包括多媒体艺术,范围很大,而非强调某种概念,更多的是包容。”

  • 采访 INTERVIEWS 2012.07.24

    无关小组

    无关小组于2011年成立于北京,由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九位年轻艺术家组成。从2011年在黑桥苗莆艺术区的“我们是无关委员会”,到今年三月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我们为什么要做无用的东西”,自成立以来,这个新生的艺术集体一直致力于用一种“更无关”的态度去进行生活和创作的整合。6月23日至7月22日,他们站台中国举行了“与行走无关”个展,以视频的形式,对小组成立以后所进行的行走计划进行了梳理,播放了自成立以来的行走活动。 在此,他们的成员之一陈志远讲述了小组的创办缘起和近期创作。

    我们成立于2011年4月,在草场地村。由在北京的九个固定的成员组成,但因项目不同也会召集更多的人,也主要是杭州的朋友们。成员中有人有固定的工作,也有是就专职做艺术的。

    大家都是从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毕业来到北京的同学,就很自然的就在一个圈子里了,经过频繁的聚会大家觉得应该组织起来做点事情。2009年我们做了第一个群展“阳谋”,做完那个展览后大家觉得和外面随便凑齐来的各种群展也没什么不同。新的形式和内容并不能从中凸显出来。接下来的2010年我们曾大量地讨论互相之间的作品,这样的讨论还是很难让大家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气质,从在学校里学当代艺术到在北京不断的通过展览接触正在进行中的当代艺术,我们对当代艺术的标准开始迷茫和怀疑,在找不准应该去做什么的情况下,我们决定通过当代艺术圈里现有的标准和模式,可以确立哪些是我们不想做的,通过排除法和结合大家的兴趣来判断自己的工作。2010年底我们根据游行这个现有的社会活动想了一系列称之为行走的方案,2011年4月2日在798实施了大家举栏杆把自己围起来的一个方案,这时候小组还没有具体的名字,但也是通过这个事情大家觉得应该发一个无关的申明,而这个无关的申明也变成了小组的名字。

  • 秦琦:氧化

    由张离策划的《氧化》展呈现了秦琦近两年的一批绘画作品。这次个展在近一年前初步确定的时候,就已设定是展出艺术家的静物画。作者通过“摆静物”的方式,以准确节制的笔触,在还原真实的同时,描绘出一个纯然而又丰富的“物”的世界。

    空间一层的绘画都是以日常食物为题材,有切开的肉、叠放的烧饼、排开的辣椒、豆腐等,这些作品在视觉效果上比较相似,放在一起相互很协调。其中有一幅《鸭子和土豆》(2011),多少令人想起了夏尔丹(Jean-Baptiste-Siméon Chardin)的《绿头鸭和酸橙》。与之不同的是,这幅画中,鸭子被拔去了羽毛,横放在白色的桌布上,身体前后是零散的几个土豆。它们就这样孤单地留在那里,成为彼此的倚靠。艺术家让这些食物呈现出最为朴拙的状态:在它们身上看不到任何明快的色彩,也没有精致餐具的搭配,颜料浓厚得粗粝,显得与人们习以为常的“美食”这样的身份并不相符,在这里,它们就是作为物体这一身份而存在。

    二层的作品的色彩要明亮许多,题材也由食物扩充到更多的日常用品当中,背景也不仅仅限于室内。在《棉鞋》(2012)中,有些斑驳的暖气片上是一前一后的军棉鞋。也许是为了烤干鞋上的潮湿才放上去的,也许只是“恰好”放在那里,竖立的暖气管令画面具备了井然的秩序。与之对比的是旁边的大幅《僧靴》(2012),源自作者几年前的边疆采风活动:彩色的寺院廊柱旁,是多双黑色僧靴,看起来有些凌乱。廊柱背后的一只黑猫,增添了些许神秘气息。另一幅《银壶》(2011),也是一幅具有边疆生活气息的作品:大红的褶皱帘布下,是一张黄色方几,桌角放着一只小银器。帘布因为下垂而泛起大褶皱,产生恍然的动感。帘布与桌子的尺寸、红与黄的明艳令银器愈发显得小巧却又无法被忽视。作者从基本的日常用品入手,对现实和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