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陈侗,《遗失的密电码》,2009,手卷,现场创作

广州

当代:在艺术与设计之间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 Art Museum Of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广州市昌岗东路257号
2009.12.31 - 2010.01.17

“当代:在艺术与设计之间”作为广州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阶段展的第一次成果展示,参展艺术家有黄小鹏冯峰,以及他们各自的研究生刘茵郑琦杨小满仰民陈侗黄小鹏的邀请下也加入了展览。从外部来看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教学成果展,但从学院内部的教学历史来观察,这次展览具有某些敏感的趋势。熟悉广美的人都会意识到,这是广美美术馆首次举办带有明确“当代”指向的展览。

事隔十六年,如果我们以1993年徐坦被“请”出广州美术学院教学队伍这一行为,作为当代艺术与学院之间决裂的起点,那么,此次展览是否可以视为学院对当代艺术重新接纳的标志呢?90年代中期从广美出走的当代艺术家纷纷在国际上取得不凡的成就,从此形成了外界对广东帮当代艺术家与学院之间形同陌路的印象,与此同时,广美乐于把设计学院中强调社会实用性作为首要的教学特色推广,推出如产、学、研一体化,融合市场办学理想。

上述遗留的学院“历史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解决,展览恰恰将“当代艺术”与“设计”生硬地并置了。冯峰让百多名学生和观众,为视觉心理学中的经典图像“鸭兔”增加了不同的图释,尝试展示图像在语言学中的多义性,但作品像是贡布里希视觉理论的山寨版;学生杨小满的作品用广告标识的方式反映当下的食品添加剂问题;仰民的《门——与生活有关的记忆》似乎是另一种收集城市记忆的手段。设计学院师生的作品体现了提出具体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实用性思维方式,而在展厅的另一面,黄小鹏和他的学生作品更多地表达对当下社会遭遇的自身回应,然而回应并不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因此作品更具有阐释的空间。例如刘茵的霓虹灯作品《Rabbit in vertigo》来自小时候的涂鸦兔子形象,内容本身失去了讨论意义,剩下霓虹灯的光芒在昏暗的展示空间中获得了新的力量。

与其讨论陈侗的作品,不如对他的参展目的稍作追问——因为他已经多年没参加学院的展览了,黄小鹏的解释是,展览的意义在于努力让当代艺术在学院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邀请陈侗参展是一种鼓励作用。不知道陈侗如何考虑,但他的参与多少给本次展览以及“当代艺术研究”的课题增添了某种信念。尽管展览主题所讨论的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并没在展览中得出任何结论,但展览的意义已经在历史的矛盾的层面中彰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