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灏
台湾艺术家倪灏于台北市立美术馆的个展“伏击”,以雕塑、装置、结合录像与声音表演等艺术实践,诠释了社会中不同形式的权力结构与暴力机制——互动式的卡片射击器以轻盈的游戏方式演绎全球金融体系下的暴行;设置空气压缩机为动力的乐器装置与专业鼓手合作的表演影像,则探究了声音乘载的速度与杀伤力;此外,展览中还包括一系列讨论当代地缘政治议题的雕塑。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
我从2012年开始探讨速度与暴力的概念。当时我在一个被森林环绕的小镇驻村,每日深夜看着白蛾飞向灯泡,好奇查了资料才发现,直到今日科学家对此行为模式仍然没有一套确定的解释:多数推测昆虫入夜后须倚靠月光来指引飞行,而白蛾的演化机制里并无预设人造灯泡的发明,使得它们往往直导死亡却毫无自知。自然与人造世界的交会,激发了我的灵感:看似日常的现象,实则潜藏人为的暴力。于此我展开了各种关于白蛾与灯泡的实验,这些尝试也成为我此次个展多数作品的隐喻和起点。
研读保罗·维希留(Paul Virilio)的速度学促使我探究更大的体制结构如何控制我们的日常生活,2014年古根海姆美术馆策划的“意大利未来主义,1909-1944:重构宇宙”(Italian Futurism, 1909-1944: Reconstructing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