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COLUMNS

  • 影像 FILM & VIDEO

    刘健谈《刺痛我》

    《刺痛我》大概定义“接地气”可能的一种含义,就是即便有再多天花乱坠的可能,想象力还是放在眼前即当下。这部动画电影广泛地被冠为“中国第一部独立动画长片”的历史标杆,也在法国昂西、荷兰动画节等多个业界规模最大的影像聚会中获得肯定,同时出现的是如雷磊、吴超等一批专攻这个门类且不断成熟的电影人和艺术家,在艺术空间和电影/视频节之间来回跨越。最终《刺痛我》在土豆网获得超过百万的点击,在至今还没完成正式DVD发行的情况下顺利抵达了国内观众,同时解决了盗版的问题,成为了一部“开源电影”。近日导演刘健结束了在纽约四个月的访学,临行前在多所名校再次巡回放映了《刺痛我》,本次访问在这次巡回期间完成。

    周昕:因为这是三四年前的作品了,现在和你做这个访问,可能有些问题需要再问你一遍,这样最后整理的时候比较全一点。开始我想问您的背景,从《刺痛我》开始说吧。

    刘健:《刺痛我》是我2007年开始制作的,是根据我1996年写的一个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的整个故事框架结构和小说是一样的,因为是小说写好后的十年后了,所以电影把故事设定在2008年左右的南方,增加了当时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小说是单纯一点的故事,写的是年轻人的挣扎。没有现在大家看到的电影里核心的部分,就是主角救了老太送她到医院,然后被警察冤枉这一段,原来的小说里是没有的。

    周:所以基本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你如何看写实和电影的关系,还是有很清楚的虚构性在里面的。

    阅读全文
  • 书评 BOOKS

    高石晃谈卢卡斯・布莱洛克的《窗户,镜子,桌面》

    《窗户,镜子,桌面》(WINDOWS MIRRORS TABLETOPS)是美国摄影家卢卡斯・布莱洛克(Lucas Blalock)2013年出版的Artist Book,限量发行1000册。从书名来看,窗户和镜子一直被人用作摄影的隐喻,布莱洛克将其与“桌面”这一新鲜概念放到一起。很明显,作者对摄影史有充分的意识。(尽管艺术家本人的说法是,他是在加利福尼亚的一家玻璃店里偶然发现了这个词。)说到“桌面”,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如今在其上可以对照片进行自由加工、修改的电脑桌面,后者可谓是对摄影现状的忠实反映。

    实际上,布莱洛克对照片加工本身的强调几乎到了过剩的程度,懂photoshop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艺术家到底做了哪些改动:两张或两张以上的照片被漫不经心地拼到一起,从中甚至还能看出作者移动光标时粗糙的动作,最终成品宛如拼贴或抽象画。看到这里,我们可以说,“桌面”这个词跟里奥・斯坦伯格(Leo Steinberg)在分析劳申伯格的拼贴表现时提出的“平板”(flatbed)概念正好互相重合。

    这些果真是照片吗?如今,没人会认为我们平时在广告里看到的模特的脸就是真实的写照,考虑到这一点,也许“照片是对现实的准确记录”这一共通认识到今天已经变得非常淡薄。布莱洛克的照片将上述事实推到前台,令人忍不住联想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尽管后者将多重视角引入绘画领域,但自文艺复兴时期一点透视法确立以来,很多画家就已经在作品中偷偷使用这种手法。可以说,通过强调该手法中的不自然和矛盾之处,立体主义重新审视了绘画表现的惯例传统,同时找回了属于绘画的现实性。

    阅读全文
  • 采访 INTERVIEWS

    来金娜

    来金娜2008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此次在01100001的个展《满满的空》展出的是她从2010年开始进行创作的彩色铅笔和圆珠笔系列的作品。平常生活于北京密云大山里的她大部分的时间都专注于劳作、绘画和阅读,这也让她的绘画有着恬静的基调,然而近期她的绘画由对日常事物的描摹走向了“向内表达”与对于“隐形的物象”的更具实验性的创作方向。

    我毕业于西安美院国画系,最早选择国画一方面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是考虑到艺术家的谋生问题。我想如果有一门手艺的话,平常就可以用空闲的时间去画自己喜欢的,其实直到现在,虽然我已经慢慢地开始进入画廊体系,但是我对于卖画这件事情内心还是不能完全接受,有时会觉得很内疚,因为我还是不想用物质与金钱的东西把它们量化了。

    我的绘画中只有红黄蓝绿这些最为基本的颜色,这样可以削弱我绘画中的倾向性。因为我觉得我眼中的颜色和形态不一定和别人眼中的一样,通过选择简单的原色可以让我的绘画更客观。我现在生活在北京密云的大山里,在平时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我除了在地里拔草、摘菜和收割,就画画和看书。农村的生活和劳动对我来说是一种内在的本能的需求,从小我就出生在农村,小学三年级才到的北京。现代都市生活对我来说并不是特别亲近,我到现在都很少上网,手机也一直用着最基本的功能。网络上的大量信息会耗费我很多精力,因此我尽量回避,但这也给我身边的人们造成了不便。山里的生活会让人忘记存在的时间,不记得年月日,不记得星期几。因为一切都很简单,不需要以时间为单位来规划生活。现代生活的很多工具都会将我们自己分割成很多碎片,虽然看上去我们似乎获得了更多,但是这也让我们丧失了专注的能力,高频率的信息覆盖让我们几乎很难去只深钻一件事情。

    阅读全文
  • 采访 INTERVIEWS

    朱迪·芝加哥谈全国回顾展与新书

    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是一名艺术家,作家,教育者,她漫长的职业生涯一直关注女性的经验和女性主义批评。在此,她讲述了即将在布鲁克林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在洛杉矶的芝加哥:朱迪•芝加哥早期作品1963-74”,此次展览时间为四月四日至九月二十八日,她目前的展览遍布全美,包括在泽西城的Mana 当代,宾州佩恩州立大学的帕默博物馆,华盛顿的国立女性艺术博物馆,哈佛的Schlesinger图书馆,圣塔菲的新墨西哥艺术博物馆。Monacelli出版社近日出版了她的新书《机构时间:工作室艺术教育批评》(Institutional Time: A Critique of Studio Art Education), 并且也将于四月八日出版一部关于她的作品研究的著作《晚宴, 1979》(The Dinner Party, 1979)。

    《晚宴》(The Dinner Party)给我带来很多关注,虽然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但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它阻碍了外界对我其他所有作品的认识。我创作量巨大,有一些在最近的“太平洋时区”(Pacific Standard Time)展览中有所展示,这也重新激起了人们对我的作品规模范围的兴趣。从1963年到1974年,整整这段时间我都在研究女性历史,研究我的前辈们,发展出自己的图像。我学中国画是为了用喷雾器时让画面尽可能更精准。女性是被历史消费的而不是被历史认可,我原先的计划是在盘子上画一百个历史上的女性的抽象画,取名《伟大的女士》(The

    阅读全文
  • 影像 FILM & VIDEO

    女性缺失的《女性瘾者》

    著名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曾经在她著名的艺术批评文章《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是吗,琼斯先生?》(You Don't Know What You're Doing, Do You Mr. Jones? 发表于1973年的Spare Rib)指出在琼斯的艺术作品中做为女性的“女性”形象是缺失的。实际上,在六十年代兴起的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特别是女性电影理论研究中,不少理论家都指出,尽管女性角色充斥银幕,但女性本身在银幕上几乎是消失不见,她们更多时候只做为与男性有关的一个附属性别而存在于电影中。也是从那时起,在电影创作中女性主义做为一个崛起的意识形态逐渐占有一席之地,而改观了男性角色占主导的银幕世界,甚至“矫枉过正”形成了一个强大几乎无所不在的女性主义“审查与自我审查”机制以监督银幕上的女性形象展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视2014年拉斯·冯·提尔 (Lars von Trier)的新片《女性瘾者》(Nymphomaniac Volume I & II),才能理解这四个小时的银幕时间给观众带来的巨大冲击:除去大量的情色、虐恋和暴力的描写外,影片中充斥了与“性”相关的大量立场含混不清又充满符号化意义的内容,虽然通篇以女性为主要角色,却又让人似乎隐隐看到了那个将其挤到一边让她处于被支配甚至是被利用的原始意图。


    从六十年代开始,“性”就一直是女性主义者们用以解

    阅读全文
  • 观点 SLANT

    阿布拉莫维奇追忆根特当代艺术博物馆前馆长扬•霍特(1936-2014)

    编者按:扬•霍特(Jan Hoet)是比利时SMAK的创始人(比利时根特市当代艺术博物馆)。他因策划展览“友好之屋”而名誉海外,1986年,五十名欧美艺术家受邀,为根特的五十个家庭创作作品。1992, 他策划了第九届卡塞尔文献展。1975年至2013年,他一直担任SMAK的策展人。2014年2月,扬因病去世,比利时首相Elio Di Rupo表示哀悼,认为比利时“失去了一位教父”。作为馆长,策展人,在艺术界他最伟大的成就是“推倒了当代艺术之墙”。表演艺术家玛利亚•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撰文,回忆了老友。

    像扬•霍特(Jan Hoet)这样的人,再也不会有了。扬属于一个稀有罕见的艺术部落,这个部落以充满生命冲动的独特视野,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扬1968年策划了传奇性的展览“友好之屋”(Chambres d’Amis),在这之前我认识了他,成为好朋友。他精力旺盛,做各种事都充满热情,很快令我产生共鸣。

    在我五十岁生日的时候,他邀请我去比利时的根特做一场大型展览。我告诉他,藉此机会,我会打造一个阿根廷探戈之夜。扬对这一切充满热情。我们将这场活动称为“迫切之舞”,并且对场地做了严格规则限制。

    四百五十人受邀参加,此前已经告知他们用六个月去学习阿根特探戈的基本规则。男士要求统一穿上晚礼服,抹上发油。如果忘了,他们可以去门口,右边有一大盆润发油。女人要求穿除了红色的任何颜色的晚礼服。我们甚至还请到一个阿根廷探戈乐团演奏。

    阅读全文
  • 所见所闻 DIARY

    这样一个时刻

    “我们是特殊时刻的特别专家,”现居圣保罗的年轻策展人Ana Maria Maia上周在位于玻利维亚-韩国-犹太聚居区Bom Retiro的“人民之家”(Casa do Povo)这样对我说。她所说的时刻可能是指Lygia Clark, Lygia Pape, Hélio Oiticica及其同代人发起后来被人称为“新具体主义”(Neo-concrete)运动的这种在艺术史上留名的时刻;也可能是指世界杯和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即将在巴西举办的体育盛事,两者均是国内发展和国际注目的强力催化剂。或者,她指的是如今遍布全国各地的去中心“时刻”:各个艺术或非艺术小组开始将自身视为政治团体,并表明在这方面的能动性。

    过去十年,巴西在充满对立斗争的复杂进化过程中已在国际艺术界里获得了自身不可动摇的坐标位置。上星期,其主打艺术博览会SP-Arte已经举办到第十届。尽管一周以来的各种开幕和庆典活动都围绕SP-Arte展开,但也许最能说明圣保罗艺术界现状的还是Maia所说的这些分散的独立“时刻”。

    前文提到的Casa do Povo是近年在圣保罗诞生的若干另类空间之一。这些空间大部分都不在Jardins或Vila Madalena这种时髦的画廊区,而是散布于市中心周围。该地区犯罪率虽然居高不下,建筑上却非常迷人。和回收用作艺术展场的旧工业大楼不同,Casa do

    阅读全文
  • 采访 INTERVIEWS

    哈伦·法罗基

    哈伦·法罗基(Harun Farocki)作为当代德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一直在电影与当代艺术的交叉地带发生,或者可以说,他是当下以电影媒介介入当代艺术创作中最为成功的典范之一。不久前他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举办了为期两周的工作坊,我们借此机会邀请其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生涯,以及关于电影的思考。

    1995年的时候,我被Regis Durant邀请拍摄作品《界面》(Schnittstelle),当时我想,真是太好了,我又得到了一些之前没有的途径。之后我意识到,差不多这成为我可以创作的唯一途径,现在大多数我的创作都是通过艺术空间的。总的来说,很多实验电影从银幕走向艺术空间,不是从电影院的银幕离开,是从一些小俱乐部或者地下的平行放映系统。这是有一些优势的,因为美术馆空间有更多样的观众群,他们对各种话题感兴趣,而不仅仅是对实验电影。就像我周末在北京做讲座的那个区域,798,你能看到来自各种背景的人,不是就那些每次都能看见的固定的熟脸。

    在某个意义上,这种处境对我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因为在艺术空间中,人们准备着要问他们自己,这里用的是什么样的符码(code)?我得找到它。通常人们去电影院或者电影节,他们已经知道都有些什么符码,他们只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这个差异给了我更多自由。当然同时,我也试图不去关注这个差异,一些在我的线性作品中会运用的手法和结构我也会用在我在艺术空间的作品中。在很多方面,比如那些多屏幕的作品是一些你无法在电影院中实现的东西,至少不是用同样的方法。这就带给了这些作品自主性和特殊性。我的作品中的很多话题不是一般电影,甚至纪录片会去涉及的。这正是我对它们感兴趣的原因,我想看看我们能否找到可以去表达它们的电影的语言。为什么总是都一样,关注同样的话题?为什么不拓宽范围?

    阅读全文
  • 影像 FILM & VIDEO

    吴天明与“西部电影”

    2013年年底,由于要做一个文章,想和吴天明导演交流,电话打过去的时候,他说他正在重庆参加一个活动,希望之后再约一个时间。当看到吴导去世的消息,心下自然是觉得十分突兀的。我和西影厂的老美工师、导演何志铭先生通话,他是吴导的好朋友。何导演说他最近建立了一个“难忘西影”的微信群,吴天明也在里面,吴在群里面的名字叫“老兔子”,可能跟他生肖属兔有关。前天他在群里发了一个老职工去世的讣告,吴天明还就此做了一首诗。没想到今日遽然去世。他在微信上写了这样一段话:

    “吴天明,中国新时期电影的拓荒者,以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为证。中国西部电影的举旗人,以电影《人生》为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破冰船上的掌舵人,以电影《老井》为证。是中国电影新时期的当代伯乐,以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黄建新、周晓文、何平、芦苇、何平、顾长卫、赵非、曹久平的崛起为证。他领导的地处中国西部一隅的西影小厂由弱小到强大,成为中国的好莱坞,走向世界。他对中国大西北乃至黄土地的奉献,必将与石鲁、路遥齐名,永生长久,辉映人间!”

    这一段文字基本概括了吴天明的一生。



    其实要回顾吴天明的电影生涯,必须从两方面回顾,一个是他作为电影厂领导,一个是他作为电影导演。在这两个方面,吴天明的成绩都十分卓著。要说明吴导演作为电影厂厂长的功绩,网络上资料也已经很多了,无须我在此处赘言,但是我这里说几件见证人的趣闻,比如何志铭导演去年曾告诉我,在吴天明之前,西影厂在中国几大电影厂里面地位寒酸,上影、北影、长影一直是电影业的龙头老大,西影是小厂。记得当年西影厂的片子在上海拍,因为道具的问题需要上影厂帮忙。何导演当年还是美工,他去上影借道具。看门的老头不让进门:“西影厂?不知道。”

    阅读全文
  • 所见所闻 DIARY

    贵气与积极

    从去年开始,“西岸”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频繁出现的一个关键词,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龙美术馆西岸馆、余德耀美术馆,徐汇西岸艺术品保税港仓库等等,即使有如“功甫贴”一般稍带“负面”色彩的新闻,但似乎都在间接预示着即将发生在此处的事态有着不同寻常的速度与强度。随着艺术及其相关事件与人群在此不断地聚集与停留,随着一栋栋巨型美术馆建筑在曾经的工业遗址上拔地而起,徐汇滨江这一狭长地带开始变得越来越“真实”。北票码头,龙华机场,南浦火车站……遗址开始回魂,被注入新的资本能力,过去仿佛成为未来的起点——放眼中国,唯有上海有此种“化腐朽为神奇”、将城市自然生长与衰败的规律彻底颠覆再重新洗牌的实力。

    龙美术馆的开馆大展“开今·借古”由此具备了别样的意义。昔日的“煤漏斗”成为了如今的“伞拱”,这种今古间的对话在美术馆空间本身亦体现得十分明确。开幕当日,偌大的三层空间人头攒动,大家纷纷对3万平方米的庞大体量啧啧称奇:三百多件艺术品放在里面并不显得拥挤,反而能够获得合理的间距。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整个美术馆的地上部分显得异常“当代”,墙壁的曲面,高低错落的空间布局以及不同区块之间缝隙中透露出的天光,令那些颇为熟识的作品呈现出某种“登堂入室”之感。上海艺术家施勇感叹道:“清水浇灌的技术成本很高,在国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成这样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没错,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主体建筑的工程与开馆的策展准备,难怪刘益谦要在开幕致辞上大谈员工犹如“吸食鸦片”般的疯狂工作。不过对于清水这种灰色调,一些艺术家也表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杨少斌与王光乐都谈到灰色对于绘画本身的“干扰”,王光乐更直陈“对于表现绘画来说,建筑的设计感越少越好,白盒子还是最合适的”。但场馆的设计师柳亦春的意见似乎正与之向左,他在稍早前发表的文章中引用彼得•卒姆托(Peter

    阅读全文
  • 影像 FILM & VIDEO

    横卧在未来的只有尸体

    在出现片名的那一场戏里,导演刁亦男第一次展现了他主动介入这个故事的强力。我们看到1999年的张自力和小王开着车穿过地下隧道,接下来似乎是一个反打镜头,展现两人开车前进的主观视角,当车通过隧道开始上坡的时候,我们看到在坡道右侧停着一辆摩托车,而驾驶员就倚靠着旁边的墙壁瘫坐在那里,这时前进中的主观视角镜头并没有停下,而是往前超越了摩托车之后调头往回,再次超过摩托车之后再调头停在摩托车旁边,屏幕上突然出现字幕“2004”,接下来一辆电动车入画,而摄影机还停在那里。

    如果没有字幕提示时间的变换,我们很自然会以为这还是张自力和小王在1999年将骨灰交给吴志贞之后的经历;而如果我们在已知这个镜头是五年之后的前提下去看,它也是那个骑电动车路人的主观视角,然而在这个长单镜的最后,处于主视角位置的电动车却也“脱离”了摄影机的视角,成为被摄影机观察的对象。这个镜头在全片之中的意义非常大,导演背离了观众,牵引着1999年的张自力穿过夜晚漫长的地下隧道来到五年后,指着路边2004年堕落的张自力说:“你看,那就是你五年后的样子,你无法避免。”于是导演在一开始就通过这样一个镜头对张自力做了终极宣判。

    就影片的故事发展而言,张自力是支撑全片、发动线索与情感的那个人。他的强烈性欲和想要把自己的生活从泥淖之中拉出来的强大愿望,支配了本片两条主线的走向,即占有吴志贞和破获连环碎尸案。影片虽然在时序上依然向前发展

    阅读全文
  • 所见所闻 DIARY

    一城所仰

    从大雁塔附近古色古香的住处,到北池头的OCAT 西安馆,一路上仿佛穿越了两个时代。下车后走在街上,恍然间我觉得自己置身于北京的某一条新开发的住宅小区里。有些雾霾的空气,红绿白标识的便利店,写着“一城所仰”的地产道旗广告,比比皆是的中介机构,聚集了表情麻木的成年人的亲子大世界…千篇一律的都市面目很容易将人原有的兴致与好奇心消磨掉。此前,OCAT 西安馆刚刚结束了与书法有关的开馆展。此次为期近四个月的春季展“与绘画有关”,集中呈现了王音,赵刚,段建宇,贾霭力,李姝睿,邱瑞祥六位画家的部分旧作和新作。这次从北京过来看展的,以媒体居多。当然,除了艺术家外,还有几位与他们有合作的画廊家,博而励画廊的 Waling Boers, 站台中国的陈海涛、孙宁,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郑林。

    开幕前的上午,美术馆里非常安静,几位工作人员在有序地布置着工作细节。一层的展厅,布置了王音,赵刚,段建宇和邱瑞祥四位画家的画作,每一组画旁边都配上了画家讲述创作的视频。接着,陆续有媒体和艺术家进来。有的在等专访,有的过来看作品。王音在段建宇的视频前坐下后不久,段建宇笑着走过来让他不要看,将其拽走。不久后,执行馆长、策展人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 与华侨城美术馆总馆长栾倩等人走进来,凯伦为大家做着作品介绍。她走到段建宇的作品《艺术女神刚刚苏醒》前,说:“这个女孩子画得特别漂亮。”我想起段建宇谈及自己的画时说过一句话:“过于轻松和愉悦时,是警惕的”,又再次看了看这幅很悦目的作品。

    阅读全文